近期小編為大家盤點介紹了不少智能 家居 產品,基本已經把家里的角角落落都覆蓋了。
也正因為這段時間的素材積累,小編漸漸覺得一些智能產品的某種功能實在是雞肋的存在。
在小編開始吐槽之前,先給大家分享兩款產品。

這款名為Ditto的智能產品售價40美元(約合256元人民幣),它可與你的手機綁定,當有新消息過來時,它可通過震動提示你;而它的另一個功能是通過震動喚醒熟睡中的人們。
看到這里你覺得怎么樣?小編就很想問問,這些手機本來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我們是為什么還要花這錢去另買一個裝備呢?
分享的第二款產品就是這個智能枕頭,只是它的“智能功能”和睡眠并沒有多大關系。

這款名為Kushion的智能枕頭是由所謂的超碳皮革材質所制成,可通過有線或藍牙進行音樂播放,同一時間可連接到最多4臺播放設備。并且它的揚聲功能可以使音樂縈繞整個房間。
只是它的重量約為2.7千克,作為枕頭而言顯然有些太重了。并且由于播放功率較強,枕著它聽音樂絕不是個好主意。
雖然Kushion還能夠給手機充電,并且在免提模式下播放來電。但是小編覺得它附加的這些智能功能的實用性有待驗證,而且作為枕頭是不是合格小編都抱有懷疑。

看了上述的這兩款產品,小編就開始說說自己的拙見了。小編覺得智能產品的某些功能,對用戶而言只不過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而已。而小編心目中的“雞肋”功能,就有以下四點。
1、智能調光
小編在之前的文章中就已經提到了,說到智能燈,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變色”??梢?,變色的這個功能我們真的需要嗎?

家里傳統的照明方式,我們用的最多的還是白熾燈或者是LED節能燈,而照明顏色多半還是以白色或者黃色為主。
小編個人覺得,除非你想把家里弄出酒吧或者舞廳的氛圍,不然應該也不會有人愿意家里的燈光一直都是紅的綠的吧。

“變色”功能剛開始可能還會讓用戶覺得有點新意,但以照明為主要功能的大前提下,智能調光顯得有點有可有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