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之大成者,是為大勝者。”《孫子兵法》中有云,行軍無非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具備,則立于不敗之地。當前國內家電市場需求放緩,國際化正成為龍頭家電必爭的新戰場,一方面日本家電產業不斷衰退,另一方面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帶來機遇,可謂“天時地利”盡得,創維更具“人和”優勢,即“人心所向,知行合一”,因此,正如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所說,“天時地利人和,現在真正到了中國企業穿上西裝、講外語的時候了。”未來5年,創維將以國際化、多元化、智能化作為各產業的戰略方向。
天時:把握日本家電產業退出機遇搶占市場空間
1950年前美國家電一統天下,歐洲家電亦有一席之地,1970-2000年期間,日本家電稱霸家電江湖長達數十年。而近年來,曾經據著整個行業大片江山的日本家電產業節節敗退,日系家電品牌不斷收縮其業務。在不斷推陳出新的今天,故步自封、不愿改變現狀的日本企業在將老本吃盡后,才幡然覺醒,為時已晚,東芝、三洋、夏普等企業相繼被創維、海爾等中國家電企業吞并。
而隨著日系家電品牌的沒落,必然出會在國際留下的市場空間,中國家電企業開始全面接管日本在全球的市場。把握日本家電產業退出的“天時”之機,創維近年來加速拓展海外市場。以電視產業為集團主要業務,2015/16財年創維于海外市場的電視銷量達到400萬臺,增長18.7%。
早前,時任創維公司董事局執行主席林衛平女士更在創維數碼公布的一封《執行主席的信》中表示,通過把握日本家電產業退出的機遇,創維集團提升了在海外市場的投資,因此海外市場的增長令人振奮,創維相信現在是時候進一步推動海外業務的發展。
地利:借“一帶一路”戰略挖掘海外市場
正如孟子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有“天時”,更需要“地利”,因此,選擇合適的“根據地”尤為重要。回顧過去一年創維的并購路徑,可見其清晰的布局和思路:
去年5月,創維收購德國高端電視機廠商Metz,進入歐洲電視機市場;同年年末收購東芝印尼工廠及東芝在亞洲19個國家和地區的品牌使用權和經營權;此外創維數字收購歐洲知名機頂盒品牌企業Strong集團,以拓展歐洲、中亞及北非Strong 品牌系列智能機頂盒及相關產品的銷售業務,一系列動作可見創維海外擴張意圖明顯。
另一方面,隨著世界級“一帶一路”大戰略的啟動,有志于國際化的企業被置于風口,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表示:創維站在“一帶一路”大戰略的歷史機遇交匯點,運用新思維,新視野,用發展的眼光,審視國際化之路。創維對海外市場實施三大發展策略:第一是建立海外銷售團隊,建立渠道和經銷商合作伙伴體系,搭建海外終端銷售網路;第二是加大產品和技術的研發投入;第三是布局海外生產組裝工廠,計劃通過自建、并購及合資等多種方式進行,從而完善整個海外市場的供應鏈,不斷深入挖掘海外市場以實現集團2020年千億版圖目標。
人和: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天時”、“地利”俱備,“人和”則是企業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天時、地利”往往不能被一家企業所獨享,“人和”則成為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創維的“人和”,從企業內部的團隊管理到企業外部的合作共贏,都獨樹一幟。2015年,彩電企業面臨激烈的競爭,而創維仍保持著增長和活力。自創維上市以來年年盈利,16年從未有過虧損,創維管理層究竟如何在駕馭這艘家電巨輪?作為一位學者型企業家,楊東文將王陽明“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理念,運用于企業管理以及行業趨勢研判之中。
楊東文認為,人,自然,有自己的運作規律。企業、產業和市場也有其運行規律,管理者要花時間來研究"勢",要順勢而為。他更表示,“創維是比較幸運的,黃老板是一個很獨特的企業家,他很早就在團隊建設方面花過心思,創維能夠走出困境,前期的準備是非常關鍵的。創維在上市后建立起了現代企業職業經理人制度,這也是應‘勢’,順應企業發展規律。”楊東文執掌創維至今,穩健的經營管理理念讓創維在重大戰略決策上從未失手,也因為富有遠見的決策掌握了行業先機。
搶“天時”,依“地利”,贏“人和”,在如今這個并購時代、資本運作風起云涌之時,創維卻顯得猶為篤定。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表示,未來在海外的收購不會較前兩年密集,以及不會在并購過的地區尋求新目標,會轉移至中東及南美等地區物色新收購目標。在國際化戰略的推動下,經歷28載風雨洗禮的創維,已形成立足中國,面向全球的大型高科技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