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半年家電零售額降幅收窄利潤增長是亮點
2016已經過半,各機構關于家電行業上半年運行情況的基礎數據、形勢分析等信息相繼發布。上周,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家用電器類零售額累計同比下降1.4%,降幅相比上年同期收窄6.1個百分點。
不僅如此,中怡康數據顯示,2016年1-5月冰箱、空調零售量、零售額降幅從一季度的兩位數轉為一位數,洗衣機與冷柜也有不同程度收窄。廚房電器與衛浴產品零售量、零售額的增幅也在上升。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徐東生表示,目前中國家電企業轉型升級步伐正在有序進行,除了大家電方面銷售相對緩慢,整個家電市場發展比較平穩。
上半年零售額降幅收窄 中高端轉型趨勢明顯
雖然中國家電行業還面臨著市場下行壓力,但是從上半年相關銷售數據可以看出,家電市場零售額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降幅收窄的現象。
記者了解到,在需求疲軟的背景下,線上家電產品銷售的強勁表現已經成為渠道亮點,大家電與廚房小家電線上銷售延續了上年的強勢增長的走勢。奧維云網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2016年1-5月份多數家電產品線上銷售依然保持了兩位數的增幅。其中,電飯鍋的線上銷量、銷額增幅分別達到了63%和64%。
此外,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家電市場從過去單邊低價格規模發展向中高端市場轉型、精品家電市場供給能力大幅提升也是上半年的家電零售額出現反彈的原因之一。
中怡康數據顯示,今年1-5月三門、多門+對開冰箱零售量比重上升至68%;全自動洗衣機比重上升至92%,大于7公斤的洗衣機比重上升至76%;大吸力油煙機比重上升至40%。
顯然,今年上半年家電零售額降幅收窄,正是得益于家電廠商在產品結構調整、渠道開發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而且,各大家電廠商向中高端家電產品要利潤的趨勢也愈加明顯。
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利潤增長是亮點
由于產品結構升級和原材料價格尚處于低位,2016年1-5月份家電業主營業務收入與利潤總額相比第一季度有所好轉。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相關數據顯示,1-5月份家電業完成主營業收入564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5%(增幅比一季度高2.11個百分點);完成利潤總額360億元,同比增長15.32%(增幅比一季度高2.82個百分點)。
除了產品結構升級和原材料價格因素,降低成本也是提高利潤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許多家電企業正在通過提升生產工藝裝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來優化經營管理效率。截至目前,美的集團投入運行的的機器人已超過1000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速度大大超過了成本提升的速度。海爾截止到2015年底已有7個數字互聯智能工廠相繼落成投產,家電領先企業正在由大批量生產向大規模定制轉型,實現用戶訂單直達工廠、工廠直配到用戶。
面對家電行業內外銷市場需求不足的局面,家電企業不僅在進行著降成本、提效益的探索,同時還加大了對基礎技術的投入和研究,以建立新的競爭優勢。
雖然2015年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下降0.04%,但是企業并沒有壓縮研發投入。22家上市公司年報數據顯示,2015年研發投入比上年增加了7.3%,龍頭企業的研發投入比上年增長了11.5%。
技術投入促進了企業的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不完全統計,2015年8家上市公司專利申請量合計超過2.15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7808件,占比36.3%。
市場需求不足仍將延續 品質革命孕育機遇
雖然2016上半年家電零售額出現了降幅收窄的跡象,但國內外家電市場面臨的形勢仍然不容樂觀。目前國內經濟處于改革攻堅期,住宅市場去庫存化任務短期難見成效,消費透支帶來的影響將在2016年至今后幾年中繼續左右著市場。
面對不容樂觀的市場局面,家電企業不能也不會坐以待斃,積極擁抱時代潮流、重塑核心競爭力是家電企業打開新局面的必由之路。
7月23日,奧維云網發布的“中國中產階級用戶行為調研報告”認為,中國中產階級這一群體正在崛起,中產階級的趣味開始影響社會風尚。抓住中產階級消費行為的改變,不啻為家電企業突破當前困局的妙招。
中國中產階級用戶行為調研報告
據用戶調查數據顯示,61%的中產階級要求家用電器的質量要好,43%的中產階級要求家用電器的售后能夠保證,41%的中產階級要求家用電器的性價比要高。中產階級對高端家電產品的認知中,58%的中產階級認為科技是高端家電產品首要特征,一款高端產品應該承載最新的技術,中國家電產品更新換代基本都是從技術層面出發的,新技術也決定了家電產品的內在價值。大多數中產階級同樣認為,優秀的品牌、設計、外觀和售后同樣是高端家電產品應具備的特征。
針對這種現象,中國家用電器協會《2016年上半年家用電器行業生產運行情況》報告指出,隨著80后、90后與中產階級消費群體的壯大,家電市場對家電產品的需求呈現高端化、時尚化、個性化、多樣化的趨勢。盡管市場增長乏力,但全社會對“好產品”的需求依然迫切。把握消費升級,強化技術創新,“品質革命”將為家電市場增添新的動力。(薛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