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我國消費者對進口電子坐便器也越來越關注,年消費量在2015年超過了兩百萬臺。然而,在消費迅猛增長的同時,有關部門的調查卻顯示,這些進口電子坐便器質量不容樂觀,有一些產品甚至給消費者帶來了人身傷害。6月26日央視的《每周質量報告》欄目再次把目光投向在衛浴行業,分析了近期進口電子坐便器質量調查情況。
前不久,國家質檢總局組織了上海、廣東、江蘇等全國15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進口電子坐便器進行了抽查檢驗。此次抽檢一共采樣75批次進口電子坐便器產品,主要涉及韓國、日本和我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一些主流品牌。
最終經過檢測,在抽查的全部75批進口電子坐便器中,檢出不合格42批,不合格率56%,主要不合格項有電氣安全不合格22項;貨證不符和一般說明不合格18項;安全標識不合格14項。
國家質檢總局檢驗監管司副司長劉世遠:我們總共抽查了75批,發現42批不合格,這個比率應該是非常高的。主要像接地、額定功率、軟線連接等項目不合格,在衛生間這種高潮濕、高溫度的環境下,和人體接觸是非常不安全的。
據了解,電子坐便器與傳統的坐便器的主要區別就在于能夠加熱、沖洗和烘干。而決定這些性能優劣的一個核心指標就是輸入功率。但是在此次抽查中,檢測人員發現有部分樣品存在功率虛標的問題。
上海國檢局機電中心工程師 成誠:一臺樣機實測功率是1003瓦,額定功率是1670瓦,偏差是負38.3%,低于標準規定的下限值負10%,也就是說,這是一種虛標現象。用戶在買回去以后,發現實際的使用效果并沒有達到廠商所宣傳,溫水加熱的效果那么好,是一種誤導的情況。
據悉,電子坐便器的價格一般在幾千元不等,比普通坐便器高出4到5倍,花高價卻買到了功率虛標的產品,使用時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無異于浪費錢。據檢測人員透露與浪費錢相比,電氣安全項目不合格還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大的安全風險。由于電子坐便器集合了座圈加熱、溫水沖洗和熱風烘干三重功能于一身,內部結構比較復雜,不同的功能模塊之間需要通過多條電路、水路連接,安全風險大。加之使用環境是在濕度較大的衛生間內,企業在生產時,無論是在內部布線,還是在外殼設計上,電氣安全至關重要。檢測中出問題最多的卻恰恰是這些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電氣安全項目。
上海國檢局機電中心工程師 成誠:通過對樣品的測試,我們發現在通風口開口的地方,試驗銷已經碰到了帶電部件,說明用戶買來這種產品,如果在平常使用中不小心,可能會發生觸電危險。
除了不絕緣,抽查時,檢測人員還發現一款標稱為杜拉維特的樣品甚至直接使用了歐洲標準插頭。
上海國檢局機電中心工程師黃易:在我們國家應該使用單向三級的插座,必須是要可靠接地的,在沒有可靠接地的情況下,電子坐便器運轉之后,很有可能會導致觸電。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朱軍:我覺得國家應該盡快把它列入國家的3C認證目錄。通過強制監管,使進入這個領域生產的企業,能夠保證產品在電氣是安全的,用戶可以滿意使用。
據業內專家透露,電子坐便器作為通水通電的家電產品,直接關系著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安全,但是目前電子坐便器還沒有被有關部門納入到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的范疇。
進口智能坐便器抽檢事件回顧:
2016年3月24日,山東檢驗檢疫局根據國家質檢總局部署要求,通報了山東口岸2015年目錄外進出口商品監督抽查情況。抽檢結果表明進口智能馬桶不合格率高,韓國的不合格率最高。
2015年11月,廣州檢驗檢疫局公布一項檢測顯示,進口智能座便器蓋抽查4批,經檢測不合格有2批。
2015年11月,山東黃島檢驗檢疫局共抽取了9批進口智能馬桶蓋,其中7批不合格,不合格率達78%。
小馬哥總結:今年,智能馬桶蓋被納入國家重點抽檢項目,抽檢力度大大加強。有衛浴人士認為在迎來智能衛浴的春天之前,勢必要淘汰一些小企業,整頓智能衛浴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