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記者 劉莉) 昨日,在2016年中國智能顯示與創新應用產業大會上,奧維云網(AVC)發布的彩電行業2016上半年盤點數據顯示:國內彩電市場零售量達2351萬臺,同比實現6.9%增長,但整體銷售額同比下跌4%,金額約710億元。行業分析顯示,彩電銷售量額明顯“背離”是由價格大戰造成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彩電平均單價為3020元/臺,同比大跌10%。有彩電商哀嘆,公司已無法承受“虧損”之重。
行業全線陷落價格泥潭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彩電價格戰愈演愈烈主要基于兩個原因:一方面外資品牌特別是日資品牌縮減在華業務,部分公司還被迫以大降價,或從以往的“中高端”轉為“中低端”戰略以搶市、保量,但外資品牌的市場份額仍從去年的15%下降到9%;另一方面,樂視、小米等互聯網電視品牌在線上電商平臺頻頻以“裸機價”狙擊傳統品牌,價格被拉低到“無底線”。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彭劍峰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5月,各尺寸段的加權平均價格同比降幅已達25%。奧維黑電事業部分析師劉飛也告訴記者,“高配低價幾乎是每一款互聯網電視品牌都要上的,傳統品牌也被迫“跟進”,彩電市場陷入低價泥潭”。”
數據顯示,上半年彩電電商渠道實現64%的高速增長,占到全渠道36%的市場份額,其中互聯網品牌的市場零售份額為16%,較去年上升7.9個百分點。
彩電商虧損風險持續加大
電視大幅降價消費者自然喜聞樂見,但產業層面則哀鴻遍野。去年包括長虹、康佳等彩電巨頭年報均出現大幅虧損,若以一線品牌海信電器、TCL、創維、康佳去年的平均利潤率來算,也僅為2.2%,營收也僅較去年增加了2.5%。在此次產業大會上,眾彩電商代表認為今年的大環境比去年只會更嚴峻。彭劍鋒也指出,2016年一季度,三星、LG、友達、京東方、群創等彩電面板企業平均利潤率為-3.5%,加上今年國內新產能沒有開出,臺南地震和三星良率導致了面板供應緊張,預計持續多年的面板降價將不可再持續。在此背景下,若整機降價慣性未能得到有效抑制,彩電行業虧損風險將持續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