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價格戰下外資敗退 國產彩電已占八成市場
信息時報訊(記者 劉莉)彩電是買國產品牌好還是外資品牌好?前幾年消費者還在糾結的這個問題,如今已經有了答案。記者從12日召開的“2016年中國智能顯示與創新應用產業大會”上獲悉,目前國產彩電已占據市場8成以上份額,而就在前幾年,國產和外資的市場份額差不多還是“各占半壁江山”。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外資彩電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可用“全面衰退”來形容。一方面,近幾年外資品牌特別是日系品牌因為業務虧損,大規模縮減了在華家電板塊業務;另一方面,國內彩電市場本身又迎來銷售疲軟泥潭,為了“保量搶市場”,行業價格大戰硝煙彌漫,價格偏高的外資品牌彩電在中國市場越來越呆不住了。
“以前買彩電時,還糾結過是要買國產品牌還是外資品牌。”市民陳小姐告訴記者,“最近我們想換一臺電視,到賣場一看,與品牌選擇多、型號豐富的國產彩電相比,外資彩電不但品牌沒幾個,型號、出樣也少得可憐,一些外資品牌甚至已沒有原裝進口產品。”
來自調查公司奧維云維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產彩電品牌已占據80%市場份額。而中國電子商會的統計數據更高,達到了85%。不過,國產彩電的市場前景也不容樂觀,一方面在互聯網品牌樂視、小米的“低價”甚至是“買服務送硬件”的沖撞下,傳統彩電品牌也只能被動跟進應對,彩電價格已被拉到“無底線”,幾乎是無利可圖。另一方面,國內市場容量幾近飽和,而行業在革命性創新技術研發方面也進入滯緩期。“如果互聯網品牌和傳統品牌不能協同、平衡發展,行業發展將進入惡性循環。”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