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電企業紛紛布局清洗領域 或成新出路
盛夏來臨,家電清洗又成了不少市民心頭的痛點。自己來吧,怕洗不干凈;找家政公司,花了錢又怕不夠“專業”,傷了機器。不過,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家電清洗服務品牌開始扎堆市場。今年1月,美的就推出其投資的家電深度清洗保養上門服務“美的洗悅家”,從事油煙機、洗衣機、空調、冰箱等各類家用電器的清洗及保養服務。隨后,蘇寧幫客宣布推出全新清洗品牌“小獅凈洗”,國美也推出“國美管家”,為用戶提供家電清洗等服務。
記者在美的洗悅家的微信公眾號上看到,空調掛機89元,清洗耗時30分鐘至40分鐘;空調柜機139元,清洗耗時40分鐘至60分鐘;冰箱 139元,清洗耗時40分鐘至60分鐘……所有單品清洗和優惠套餐的價格十分清楚,同時配有服務流程的視頻演示,讓人頓感“心明眼亮”。和美的類似,蘇寧、國美的清洗介紹頁面均詳細介紹了服務流程和價格。但仔細對比,價格差也顯而易見:以清洗油煙機為例,國美139元;蘇寧168元;美的169元。
盡管如此,不少市民對于家電大鱷的自有清洗品牌還是表現了極大的興趣。市民劉小姐告訴記者,眼下市面上油煙機清洗普遍集中在50元到120元之間,“馬路上的那種‘游擊隊’,可能50元就行,但你不放心;花100元找家政公司吧,也不好說這錢花得一定值得。”
2012年家電補貼政策到期停止,國內家電市場走進寒冬,之后家電企業、家電賣場紛紛謀求新的出路,和互聯網企業合作、發展多元化業務等動作不斷。
在北京“一來就好”家電到家服務公司總經理馮偉看來,家電大鱷紛紛布局清洗領域,終究是為了拉攏客戶。“家電品牌認可度高,用戶比較信任,推廣過程中能和用戶建立黏性,也會有更好的渠道。”
“不過,做清洗要養團隊,以及需要其他的很多資金投入,且這畢竟是比較低頻次的服務,所以對于這些品牌來說,清洗業務或許難以成為他們的利潤,卻增加了成本。”
那么,眼下以美的為代表的“品牌派”和蘇寧、國美等“賣場派”,誰更能贏得市場呢?馮偉認為:“品牌商有自己的團隊;而蘇寧、國美的人員恐怕是來自社會力量。”
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預測,到2020年,我國家電服務業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越來越多的清洗品牌跳入這片藍海中來,但行業尚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和操作規范。
“跟打掃衛生不一樣,家電清洗需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市民解先生說出自己的顧慮。他表示,盡管眼下一些家電清洗品牌可以倚仗身后的“大樹”,“但洗一次空調到底需要多長時間,需要哪些步驟”——統一的技能培訓體系和行業規范亟待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