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電圈玩起了一種新的銷售模式——“買家電第二件半價”。在一波波的低價格亂飛的家電市場,所有家電廠商的目的只有一個,搶市場、搶蛋糕、搶利潤。
“買家電第二件半價”究竟怎么個玩法?消費者交錢認籌后,即可獲得參與活動的入場券,凡是在活動現場購買任意兩件家電產品,第二件產品(價格低的那一件)均可享受半價。如,一位消費者在現場購買一款價值4000元的彩電和一款價值6999元的空調,那么4000元的彩電其就可以享受半價,只需支付2000元即可。
就是這樣一個既說不上有多新潮,又非家電廠商原創的促銷活動風靡了家電市場,受到了包括創維、TCL、長虹、海信、奧克斯等家電企業,以及蘇寧、國美等一大批線上線下家電渠道商的青睞和認可。
從市場銷量來看“半價促銷”確實可以吸引廣大消費者,消費者能感受到真實的降價、看得明白。同樣,對于家電企業而言,“半價”活動可以增加不同品類產品銷量。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不同,自由組合產品購買。“這種促銷模式可以激發消費者購買家電的積極性,也能挖掘潛在的消費群體。參與的人多了,銷量自然也會多,對家電企業來說將是最佳局面。”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著名家電專家陸刃波分析道。
對此,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也認為,今年以來,市場行情持續低迷,廠家銷售壓力普遍很大,實行買第二件半價的促銷活動,對廠家回款有好處,消費者也買到了便宜產品,雙贏。但他同時也強調,家電企業不宜對這種促銷模式寄予太高期望。
的確,在家電行業整體內需不足的市場環境中,這種促銷活動短時間內確實能夠吸引顧客、刺激銷售,但其究竟能走多遠?有專家表示恐怕也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從產品上來說,第二件半價活動的目的主要還是加速清理老舊庫存,優化庫存結構。但隨著新品的不斷上市以及對利潤的要求,這種促銷方式并不能長期持續地進行。很容易出現"舊款半價、新價高價"格局。
從消費者購物體驗上來說,此類活動活動過于頻繁,有可能會造成消費者的審美疲勞,久而久之,消費者會看低此產品的品牌,而對家電廠商的品牌塑造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一句話概括:促銷雖好,要適可而止。從長遠的市場來看,打造技術、戰略轉型等核心競爭力才是站穩腳跟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