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缺乏統一標準 兒童家電未來還有市場嗎?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家電行業的輿論場和往年一樣,一波波針對兒童家電的質疑聲在紛至杳來。
近日,工信部明確表示今年將支持嬰童消費品企業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戰略。據透露,這項支持資金有幾億元人民幣規模。有人斷言,孕嬰幼兒用品是目前乃至今后發展潛力巨大、收益豐厚的一個產業。與其他品類相比,兒童家電是家電行業一塊充滿機會的處女地,有著不可估量的市場潛力,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盯上了這塊誘人的蛋糕。
但縱觀兒童家電市場,依然還沒有形成引領兒童家電市場的龍頭企業,市面上的產品同質化嚴重,質量參差不齊,有的質量還不及普通家電。
同質化嚴重,市場尚未成熟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兒童家電種類齊全,除了兒童空調、兒童冰箱、兒童洗衣機、兒童電視這樣的兒童專屬家電,也有給家長和孩子共同準備的親子產品。商家坦言,大多家長看中兒童家電的都是因為它的“專業性”和“功能性”。但是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兒童家電同質化現象嚴重,不但“萌萌的”外表很相似,功能和賣點差異也不大。
以兒童空調為例。很多一線家電品牌推出了各自的兒童空調,如海爾孕嬰智能空調“貝享”系列、美的“兒童星”、奧克斯的“Blue精靈”與“Baby天使”,“防止踢被子”是此類空調最大的賣點,即果孩子踢被子,空調的智能系統會及時感知,自動調整出風溫度、風速和風向。不過,有人測試發現這種感知效果并不靈敏。而兒童空調其它諸如除甲醛、自清潔等功能,在很多非兒童系列智能空調上也能夠實現。
最近兒童智能電視也被炒熱,TCL、創維等品牌已經涉足這個領域,近日長虹還推出了雙模式+雙UI界面的兒童電視。增加電視學習教育板塊和保護視力是此類電視的共同的賣點,有的還具備童鎖功能,防止孩子偷看??傮w來看,功能是大同小異的。又如幾年前就問世的兒童洗衣機,目前來看賣點還是在殺菌的功能上。
應該說兒童家電市場已經從最初的噱頭逐步走向成熟,但目前兒童家電不管是從外觀設計還是功能設定上,都存在跟風現象。然而,差異化格局的形成,,是一個行業或一個市場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
標準應先行
對于消費者而言,購買兒童產品除了看中專為兒童設置的功能,最主要的還是出于對安全性的考量。
“比如穿衣服,0-3歲穿A類的,三歲以上可以穿B類的,但這些兒童家電沒有個統一標準。”一個80后媽媽這樣對記者解釋她的困惑,行業標準的缺失導致她無法放心地購買兒童家電產品。
對此記者咨詢了某兒童家電產品的線上客服人員,該客服表示,產品只是多了一些針對兒童的功能,材質和能效等特性上并沒有特殊化處理。業內人士認為,在家電產品中加入專門為兒童設計的功能和元素,這實際上是百姓消費水平提高,市場細分趨勢的體現。但是現階段確實主要集中在功能概念的“包裝”上,而且從標準角度來講,我國目前并沒有針對兒童電器安全性的檢測標準。

根據一項中國母嬰研究系列報告顯示,80后媽媽已經成為新一代“媽媽”的主導核心群體,占整體的85%。80后媽媽們消費趨于理性,給寶寶消費時,會量入為出,考慮性價比。兒童家電普遍不便宜,卻又缺乏可靠的參照標準,家長也不愿意讓自家孩子“冒險”去試用產品,因此望而卻步。
事實上,家長的顧慮也不完全是多余的。在沒有強制性標準的情況下,市場上的兒童家電大多只在外觀上下功夫,而在產品健康 、智能功能上投入較少,一些產品甚至存在過度宣傳和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梢哉f兒童家電標準的缺失,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兒童家電產業的發展。
近幾年,家電市場已經告別高增長時代,開始進入盤整及產業升級期,結構升級、差異化競爭成為企業破冰取暖的新路徑。相關業內人士認為,兒童家電的爆發,將成為家電行業細分市場的有效競爭手段。兒童家電強制性標準則很可能是撬起該細分市場的一個支點。(吳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