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智能時代的開啟,帶來眾多的產品性能與概念,這些多如牛毛的性能與概念也讓不少消費者患上了“選擇困難癥”。
據了解,現在大多數人在采購家電時有兩種渠道了解商品,一種是去京東家電等大型電商網站查看用戶評論,另一種是去實體店聽促銷員介紹產品。前者優勢是樣本量大且相對真實無偏袒,劣勢是用戶多數不夠專業,評論未必完全到位;后者優勢是可現場交流,劣勢是導購員絕大多數都帶有明顯偏向性,消費者很難得到客觀的評價,很容易被“忽悠”。沒有成體系的行業標準,也沒有權威機構的認證背書,信息不對稱正讓消費者處于采購的弱勢狀態。
家電選購如何有標準可依?讓消費者明明白白地選擇已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近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京東家電聯合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研究所這兩個家電業權威機構,首次在業內推出了“家電選購指數”,目的就是為家電產品評分,為消費者選購家電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測試技術研究所所長魯建國介紹,該指數根據不同產品特點,對外觀及操控性、安全性、實用性、能效水平、衛生與健康、附件功能和智能水平等指標分配不同的評分權重,最終為消費者提供了直觀、簡潔、統一的權威評分,該評分將成為消費者選購過程中最簡單、可信的參考標準。這也是家電行業首個涵蓋了黑色家電和白色家電的選購指數,涉及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等產品。
“這個家電的選購指數與以往其他概念性的標準不同的是,它對家電產品的標準進行了量化,用數字語言來樹立家電選購的標準,比傳統的消費評價更具專業性,讓消費者在選購時更有信心,也從根源上杜絕了某些電商上通過‘刷好評’偽造評價數據的行為。”魯建國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有關專家也表示,京東家電推出“家電選購指數”不僅讓消費者簡化了商品購物流程,提升購物體驗。同時,“家電選購指數”也將成為家電產品自身品牌價值的一部分。這就意味著家電企業可以通過這一權威指標以及大數據的基礎進行反向洞察,深入挖掘各層級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指導產品定位與產業鏈升級,為老百姓提供更符合實際需求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