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份,主要家電產品出口迎來暴力反彈!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統計月報,當月彩電產品出口量達587萬臺,出口金額54.6254億元人民幣,分別同比增長41.3%和18.1%。
主要白色家電產品方面,空調當月出口量達551萬臺,出口金額65.9929億元人民幣,分別同比增長28.8%和24.8%;冰箱出口量384萬臺,出口金額30.571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8.1%和29.9%;洗衣機出口量193萬臺,出口金額19.995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1.3%和25.1%;微波爐出口量462萬個,出口金額14.345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5%和22%。
電風扇、空氣凈化器等產品3月份出口也呈現增長態勢。
業內分析認為,3月份出口同比大幅上漲,一方面是因為去年跌幅較大,基數偏低,另一方面是中國家電企業積極的走出去戰略開始顯現成效,中國家電自主品牌的國際化,使得中國企業在東南亞、非洲、北美等市場的品牌知名度提升,客觀上促進海外出貨。
據家電網(微信公眾號:jiadianwangHEA)查閱去年數據,2015年1-3月份,空調出口同比下跌20.8%,洗衣機同比下跌20.7%,電扇同比下跌19%,彩電同比下跌17.4%,微波爐同比下跌11.5%,冰箱同比下跌8.6%。
國際化運營
中國品牌出海方面,四川長虹在2015年報中對外稱,公司用10 余年時間實現了產品、制造、技術、品牌層面的走出去。目前,公司已經形成了以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為基地的南亞、東南亞開拓區,從捷克工廠到意大利營銷公司的歐洲生態鏈,以迪拜為基地的中東生意線。
在長虹公司看來,中國加速構建新經濟體系、加速產能和資本輸出、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等大背景將為中國家電企業在全球市場良性擴張提供有利條件。
全球家電市場競爭格局的深刻調整造成市場出現真空,中國家電業具有成本相較競爭優勢,且隨面板、芯片、壓縮機、智控系統、創新型商業模式等完整生態的構建和成熟,這種優勢將更加穩固和明顯;中國家電企業在國際化運營過程中已累積了相當經驗、人才和品牌知名度。
因此,有理由相信,在中國企業加速國際化的這輪浪潮中,中國家電行業定能涌現更多的國際化品牌。
海信電器在2015年報中亦稱,2015年,公司加大美洲、歐洲等國際重點市場的推進力度,收購夏普墨西哥電視工廠及其電視業務;簽約歐洲杯,成為2016年歐洲杯的頂級贊助商,同時也成為2018年世界杯歐洲區預選賽的全球贊助商。
公司稱,將進一步加快全球化產業布局,并加大品牌投入,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打造國際強勢品牌。
創維數碼方面,2016/17新財年海外市場電視機的銷售目標定為600萬臺,相等于上一個財年同比增長36.1%,遠高于中國市場的增幅預期。
據家電網查閱,在2015/16上半個財年報告中,創維主要海外市場為亞洲、非洲、美洲及歐洲,合共占其海外總營業額的96%。其中由于創維大力擴張亞洲新興市場,亞洲市場急升14個百分點。彩電產品于海外市場的營業額為港幣30.81億元,占海外市場總營業額的72.4%,較去年同期的港幣20.40億元,上升51.0%。
2015年4~9月份,創維自有品牌的海外市場營業額同比上升43.2%,創維還配合各地市場所需調整產品結構,以及大力擴展中、高端電視機市場的占有率,令海外市場的營業額上升。
通過以上彩電企業的財報可以看出,中國企業的海外拓展活動已經到了一個井噴期。中國家電企業不斷實施品牌走出去戰略,加強海外品牌推廣投入,重點打造海外品牌根據地市場,品牌市場總體份額不斷提升,搶占了部分日本彩電品牌的市場份額。
面板殺價,量增額減
當然,從2016年第一季度整體看,受到全球電視機面板持續殺價的拖累,彩電出口額的表現依然不佳。1-3月份,彩電出口總量為1483萬臺(其中液晶電視1444萬臺),同比增長9.3%;出口金額141.8285億元,同比下跌5.8%。
從2015年下半年以來,全球LCD行業出現明顯周期性波動,需求不振,價格快速下滑。不過,最近中國面板龍頭企業京東方A近日對外表示,目前LCD(液晶)市場已出現企穩跡象。當然,實際反映到彩電整機制造行業,可能還要等一等。
整個家用電子電器產業出口看,按照工信部公布的2016年1-3月電子信息產業進出口情況數據,整個家電出口金額為229億美元,同比去年同期下滑2.7%。業內人士稱,家電行業依然處于低迷的新常態下,3月出口的大反彈能夠持續到下半年,還是一個未知數。
據家電網查閱海關總署月報,倒是在彩電進口方面,有些不同點。3月份彩電進口量只有7115臺,但是增幅卻達到705.8%;1-3月份總進口量18621臺,增幅是368.2%。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由于歐元貶值、歐洲市場對彩電的需求疲軟,出口同比下降較大,我國對美洲彩電出口金額也有微幅下降但環比在增長,新興市場對彩電的需求穩步提升。我國彩電出口第一目的國仍是美國,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亞、印度分列第二、三、四、五位。
由于債務金融危機爆發后,全球的消費能力都有所下降,我國品牌彩電相對歐美、日韓產品還是相對便宜、性價比高。
早前有輿論認為,面對當前全球貿易下行沖擊,中國家電行業內部也在發生分化,由于產品功能穩定、價格較高等特點導致消費彈性不足,大家電產品出口動力不足趨勢日益顯現,帶動全行業品牌集中度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