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制造大市”邁向“智造強市”
合肥由家電大市漸成智造強市
新聞摘要
家電產業,合肥產業的老牌勁旅之一,帶給合肥無限榮光。
她讓合肥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家電產業基地,國內家電品牌最集中的地區,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家電制造中心。
時光荏苒,家電產業也面臨發展瓶頸。合肥家電產業主動謀求轉型升級,瞄準智能化方向尋求新發展、新突破,繼續站穩市場,引領潮流。
走新路 最大家電生產基地邁向智能化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合肥依靠榮事達、美菱、天鵝等多個本土知名家電品牌,成為引領中國家電產業發展的排頭兵;2000年以后,合肥抓住承接沿海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引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品牌相繼落戶;2011年,合肥家電產業產值一舉突破千億元,成為我市第一個千億產業,也就在這一年,合肥超越青島、順德,成為全國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
然而作為傳統產業,合肥家電行業在近幾年遇到發展瓶頸,市場式微、利潤降低倒逼家電企業謀求轉型。于是,家電產業的又一個藍海——智能化,成為家電企業轉型升級的新方向。
在TCL家電(合肥)產業園展廳內,一款正在展示的十字對開門冰箱再過兩個月就將與消費者見面,這款產品剛剛獲得2016年德國iF設計獎。這款產品充分體現智能化特點,可以提示食物保質期、防止串味。
同為家電大鱷的美的也拉開轉型大幕。美的冰箱事業部總經理王建國告訴記者,去年美的在合肥成立了創新中心,創新中心由85個人才團隊組成,下設9個實驗室,專注于研發。“今年冰箱出貨量目標是突破120萬臺,其中75%為帶WiFi功能的基礎智能冰箱,20%帶顯示屏和攝像頭,5%是全功能智能冰箱。”王建國介紹。
據統計,去年全市家電“四大件”產量再次突破6000萬臺,達6086.6萬臺,同比增長12.6%。
目前,我市以合肥經開區智能家電產業為基礎,積極申報我省第二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有望為我市再添一省級產業基地。
聚平臺 “家電大市”漸成“智造強市”
家電產業,合肥將不僅是“制造”的代名詞,更是“智造”的代言人。
2013年4月,萬眾矚目中,TCL家電(合肥)產業園項目啟動。由TCL集團規劃斥資70億元,不僅將打造高端冰洗研制基地,還將建設冰洗研究院,重點發展“智能、高效、節能、健康”的冰箱與洗衣機產品。
在合肥成為家電企業研發首選地的同時,“國字號”的質檢中心也選擇了合肥。2014年9月,占地30畝的國家家用電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國家家電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合肥建設的第一家國家級產品質檢中心,也是全國第一家具備黑色、白色系列家電檢測能力,并向智能家電延伸的國家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今年,經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批準,國家家用電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安徽)[以下簡稱“國家家電質檢中心”(安徽)]正式成立,分級評定為B級。該中心是全省首個國家級家電質檢中心。中心是在合肥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的基礎上籌建的,由合肥市政府立項投資1.7億元,以常規的黑白家電和小家電產品檢測為基礎。
家電生產聚集中心正在向家電研發中心邁進,家電大市正在向家電強市轉變。
目前,合肥家電研發形成以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和中科院合肥分院等眾多科研院所高校為依托的格局,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 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2個。家電企業從事研發及相關人員約占企業職工總數的20%,研發投入約占銷售收入的4%。
集資源 內外“引智”迸發創新火花
去年11月12日,北京車庫咖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合肥經開區正式簽約,在明珠廣場建設車庫咖啡(合肥)智能家電眾創空間項目,聚焦家電產業創業創新,這將是全國首個智能家電行業眾創空間。
目前,合肥經開區集聚了海爾、美的、長虹、美菱、晶弘等眾多一流家電品牌,是全國重要的家電生產基地。車庫咖啡(合肥)智能家電眾創空間項目,將充分發揮合肥家電產業在應用市場、科技人員、實驗室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利用車庫咖啡眾創空間建設運營的成功經驗、創新理念和品牌優勢,建成全國首個智能家電行業眾創空間。
胡豐群 記者 王倩
記者手記
近幾年,家電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
壓力亦是動力,倒逼企業重新審視發展路徑,轉型升級成為共識。特別是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傳統家電企業向智能化轉型已經加速。
合肥,中國最大的家電生產基地,嬗變在悄然發生。建立研發實驗室,加快技術創新;通過大數據分析,牢牢掌握消費者心理;工業設計更加炫目,實用與美觀兩者兼得;擁抱互聯網時代,設計制造更智能。
正是由于企業轉型升級步伐有力,合肥家電產業在經歷了短暫下滑后又迅速復蘇,去年全市“四大件”家電產量再次突破6000萬臺,重回巔峰。更令人欣喜的是,這種發展更具可持續性,更具競爭力。依靠持續不斷地轉型升級,家電這個我市傳統產業煥發出蓬勃生機,迎來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