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做菜,不是炒便是炸,像北方的糙爺們,說話大聲又粗暴,雖然心意是好的,味道是美的,也不免讓人皺了眉目。澳斯威爾電蒸爐做的蒸菜,卻如同南方女人的濕潤爾雅,不緊不慢。蒸菜極大的改善每一餐的“家常便飯”,讓人心態平和,沒了脾氣。澳斯威爾發明新型電蒸爐的目的是在烹飪現代化的過程中解決油膩和油煙的頑疾,中國傳統菜雖好,只適合大喜事,卻有擾人的油煙和太過油膩的問題,油煙是小事,不過嗆了鼻子, 油膩卻關系到人體的健康,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據剛出來的聯合國數據顯示,中國的肥胖人口超過了此前的“冠軍”美國,居世界首位,擁有4320萬肥胖男性和4640萬肥胖女性,分別占全球的16.3%和12.4%。
中國的廚師號稱“金領”卻是全世界最高傲的職業,新東方廣告說的好“遇到新東方廚師就嫁了吧”。一次去酒店吃飯,光是一個清蒸玉白菜就花費洋洋灑灑的300塊,把廚師請來,問他是怎么做的,卻不愿透露秘密絲毫,一問工資,至少是一萬多,比一般人高多了。廚師代代有師承,中國有八大菜系,有上萬道菜,廚師好不容易都學會了,那有輕易能教你的?但是中國老百姓卻犯難,也不能天天下酒店,下館子去吃廚師的菜呀?而最關心的還是每一餐的家常便飯。
中國的菜還不止只是缺少廚師那樣簡單,就好比如最簡單的“青椒炒肉”,何時放油,何時放鹽,都大有講究,何況還有的人不喜歡吃醬油,有的人卻要猛放醬油。師傅和徒弟同時炒菜比賽,同樣的速度,味道還是不一樣,什么原因呢?原來是火候不一樣,師傅翻炒的力度也是不一樣的。廚師為什么高薪,因為決定中國菜好吃與否的因素太多了。這可愁壞了把兒子當作皇帝寶貝兒的父母,因為父母工作繁忙,并沒有功夫學那八大菜系呀。小皇帝坐在椅子上,嘟著嘴,愛吃不吃的樣子,因為不是廚師的父母做出來的菜自然是太難吃了。
蒸菜的好處是可以標準化制作,簡單易學,而你做炒菜,家常菜想做到大師的水平,那是太難了。一個大氣壓的蒸汽是100度(澳斯威爾蒸烤爐有烘烤代償功能,溫度能達到115度),蒸汽壓力可以調控,這就區別于難以掌握的“火候”。澳斯威爾電蒸爐使用的是電,沒有明火與煙塵,這些優點在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的現代都市,擁有無可比擬的優越。蒸菜全是標準化制作,前期只要備好料就可以了,無論你是新手還是熟手,無論你是結婚多年老嫗還是年輕少婦,澳斯威爾電蒸爐才是真正的大廚呀。澳斯威爾電蒸爐針對各個不同的檔次,比如告訴你蒸水蛋是85度,13分鐘即可;蒸蔬菜是90度,15分鐘即可;蒸排骨是100度,30分鐘即好。澳斯威爾中山烹飪實驗室在大力開發家常菜譜,推出標準化美味蒸菜,愿景是讓中國3億家庭,每家每戶都吃到美味可口的蒸菜,這會不會構成一餐飲革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