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 家居 不能不說是塊肥沃的市場,現在國內外家電廠商都紛紛展開智能化升級,且不滿足于智能家電。智能產品、整套智能 家居 、智能 家居 服務平臺或智慧生態圈,儼然整個智能 家居 市場呈現一片繁榮景象,加之我國第一個智能 家居 的國際標準有望在今年6月份出臺,所以大家也都以為智能 家居 再無后顧之憂。
實際上不然,由于智能 家居 涉及的內容磅礴而復雜,特別突出的一個問題如智能 家居 的安全問題。如果稍有不慎,將會對消費者生活產生負面影響,進而牽連家電企業本身,使其成為智能 家居 安全問題的犧牲品。
解讀:智能為家電企業創造了一片大天地,站在智能 家居 的風口上,家電企業有望實現前所未有的變化。不過,智能 家居 雖是發展潮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市場潛力,但不是一塊好啃的骨頭。
在向智能轉變的過程中,所有的家電企業都需要面臨三大門檻,一是技術門檻,包括傳感技術、控制技術等。二是標準門檻,在6月份國家標準沒有發布之前,目前企業遵行的未來都可能要變,因此對家電企業來說,現在也是一個觀望的時候。第三就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安全問題。今年315就曝光了智能硬件的安全問題。智能 家居 的安全偏向面對B端用戶,這需要一些更專業的安全公司參與。
還有一個問題,更值得家電企業注意:那就是WiFi通信技術很容易被黑客劫持。家電升級植入WiFi模塊,家電上網,方便手機控制,也成了安全性較弱的一環。
站在更高的角度,智能 家居 安全陷阱,不止基于智能家電容易被黑客攻擊,還在于升級后的家電會被第三方WiFi模塊提供商所利用,包括用戶數據等,這其中有很大的品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