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機身,上面畫著卡通圖案,再配上卡通造型的遙控器,這就是記者在網上看到的兒童空調。據了解,隨著天氣一天比一天冷,空調逐漸熱銷。而當“80后”已集體成為爸爸媽媽,舍得為孩子花錢似乎也成了“奶爸”、“辣媽”們的特點,兒童家電也逐漸備受關注。
與此同時,隨著生活水平和育兒意識的提高,孕嬰幼兒用品逐漸成了一個利潤豐厚的產業。而今年二孩政策的開放,也讓陷入價格戰泥潭的家電企業們看到了一線新的生機,兒童家電應運而起。
卡通的外表,高大上的附加功能,往往讓消費者駐足咨詢。然而仔細研究,不難發現兒童家電的功能并不特別,可就因為有“兒童專用”標簽,價格上卻都高出一截。對此,多數消費者認為,兒童家電并不實用。
【行情】
種類繁多,線上更受歡迎
“這款洗衣機是觸屏操作,仿手搓式洗滌,除味功能強大,還很省水,家里有小孩子的可以考慮一下,畢竟小孩子皮膚還是比較脆弱,需要好好保護。”售貨員馬大姐對咨詢的顧客推薦。“我家小孩子剛滿三個月,衣服需要經常換洗,可是這款洗衣機容量只有0.8kg,價格也比普通成人洗衣機貴很多啊。”顧客踟躕了一會兒轉身離開。
12月9日,記者在國美電器八一橋店看見這樣一幕。她們談論的洗衣機是某知名品牌的一款白色智洗洗衣機洗脫一體波輪全自動嬰兒童迷你全自動洗衣機,標價1799元。
相比線下門店,兒童家電在線上的銷售要熱鬧點,許多家電企業也只線上銷售兒童電器。“現在的父母主要以80后、90后為主,他們的生活習慣也更加年輕化,所以對兒童家電的接受度會相對客觀。與此同時,他們的消費方式也更加網絡化,所以淘寶、網購成為他們的購物常態,兒童家電也是如此。”一位電商平臺人士告訴記者,年輕父母更青睞網上下單、送貨上門的網購模式,廠商目前也比較傾向于將“寶”押在電商渠道。
記者在京東上輸入兒童家電發現,有兒童空調、兒童電視、兒童洗衣機、兒童加濕器、兒童按摩器、兒童微波爐、兒童豆漿機等。許多成人電器產品也新增設了利于兒童健康的功能。如變頻風扇的“微風檔”,電飯煲的“嬰兒輔食功能”。
顯然,隨著生活水平和育兒意識的提高,孕嬰幼兒用品逐漸成了一個利潤豐厚的產業。而今年二孩政策的開放,也讓陷入價格戰泥潭的家電企業們看到了一線新的商機,兒童家電應運而起。
市民韓女士購買了一臺兒童空調,她告訴記者,正是看中了特有的兒童“睡眠監護”功能,智能模塊可實現溫度自動調節,“防踢被”功能也能預防孩子著涼。而市民馬先生則購買了一臺嬰幼兒專用洗衣機,來為家中剛誕生的小寶貝清洗帶奶漬的衣物等。
【特點】
造型呆萌,但價格不含蓄
“寶寶快出生了,就想給他配置一些兒童家電,在網上搜索了一下,簡直要被它們萌化了!”吳娜對記者說道。
吳娜表示,她發現了許多樣式可愛的兒童家電,造型喜人,功能高大上,但價格確并不含蓄。
記者在京東上搜索發現,兒童家電包裝的確都非常可愛吸引人眼球。與普通的家用電器相比,這些兒童電器造型獨特,顏色靚麗,但價格會更高一些。
以空調為例,記者發現一款海爾(Haier)大1.5匹一級能效變頻智能除PM2.5自清潔冷暖女士兒童HelloKitty空調掛機,外表可愛,有卡通貼畫,很是呆萌,但標價就要3999元。然而,同品牌的1.5匹變頻冷暖一級能效自清潔除PM2.5智能空調掛機的標價是3799元。此外,同樣一款功能類似的長虹1.5匹變頻一級能效除PM2.5智能靜音壁掛式空調標價就只有2899元。
不只是空調,兒童洗衣機也是一樣。記者看到,網上一些國內外知名品牌都有兒童洗衣機在售賣,并且樣式小巧,外表可愛,有卡通貼畫,很是吸睛。在價格上,從1000元到3999元不等。
記者留意到,和普通的家用洗衣機相比,兒童洗衣機價格基本會高出同類洗衣機300元。
此外,一些消毒器、理發器、電燉鍋、輔食機等,只要沾上了兒童兩個字,價格立刻比平常高出很多,有的甚至翻了幾倍。
【聲音】
普通家電穿了件“童裝”而已
為什么同樣是洗衣機,兒童洗衣機容量更小價格卻更高?
記者了解到,相比成人家電,兒童家電都有獨特的概念。比如兒童洗衣機,具備高溫殺菌的功能,其中強力煮洗的水溫最高可以達到90℃。比如兒童電視,增加了視力保護功能,當將電視切換到兒童模式后,屏幕會自動切換降低傷害眼睛的藍色光譜等。
對于兒童家電,家長們都怎么看呢?
“剛開始還經常用,但后來感覺寶寶的衣服換洗次數多,手洗更加方便。現在那臺洗衣機有點‘雞肋’。”消費者張女士家里有一臺“兒童洗衣機”,她對記者說,“當時就是聽商家介紹說能給兒童衣物高溫消毒才買的,但用的時候才發現不是所有的衣服都適合80℃的高溫洗滌,而選擇60℃洗滌就很難起到消毒作用了。”
市民韓女士則表示,“還可以,我在網上買過一臺恒溫調奶器和暖奶器,覺得挺實用。調奶器可以沖調奶粉,還可以喂水。一時喝不完的牛奶,可以用暖奶器盛著,還可以熱輔食。”
不過也有不少家長認為,兒童家電不過是普通家電穿了件“童裝”而已。在外觀上,圖案設計清一色的卡通造型。在功能設計上,幾個新概念被家電廠商翻來覆去地炒,可能也并不是很實用。
【分析】
“為兒童服務”成營銷策略
那么,這些打著兒童牌的小家電,是不是真的就做到了“為兒童服務”呢?
“現在很多兒童家電都存在著‘概念大于實質’的問題,很多商家都打著兒童家電的名義進行促銷,然而實際上卻并沒有什么直擊痛點的產品,兒童家電成了一種讓產品能賣高價的營銷噱頭。”某業內人士表示。
對此,湖南商學院市場營銷系主任、副教授尹元元分析,這算是一種營銷策略。從市場營銷學的角度來看,當原有產品足以滿足使用者基本需求,原有市場達到飽和時,經營者往往會劃分新的細分市場,以此來制造新的增長點。“比如針對減肥的無糖可樂,針對于男士的男士專用洗發露,針對于兒童的兒童家電等等。”
“對于屬于耐用品的家電來說,一旦細分市場開辟成功,將會給企業帶來為期幾年甚至十年的持續紅利期。與此同時,中國的家長有個特點,就是舍得為孩子花錢,因此兒童家電必將是個不小的潛在市場。所以就企業而言,他們是有興趣來進行兒童家電此領域的嘗試的。”尹元元說。
與此同時,尹元元表示,有一些投機商家模糊實際功能,夸大價格,最終還是會陷入同質化的泥沼。
對于華而不實的噱頭宣傳,尹元元建議依據法律來進行管控,完善商業經營環境,敦促企業在產品外觀上做文章的同時,更應該在產品健康、智能功能的研發上下一番功夫,從而推出更多“內外兼修”的兒童家電產品。
漏洞
兒童家電檢測標準存在空白
標準對于產品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比如穿衣服,0至3歲穿A類的,3歲以上可以穿B類的,那么,兒童家電是否有具體的標準依據呢?
記者查詢家用電器相關標準發現,目前國內并沒有針對兒童電器安全性的檢測標準,市面上銷售的兒童家電標準仍然是普通標準。
除此之外,根據GB4706.1.2005《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規定:器具外殼的形狀和裝飾,不應使器具容易被孩子當作玩具,例如外殼做成動物、人或類似大小的模型。目的在于避免因兒童把玩電器而引起的觸電等風險。
據記者了解,現在市場的兒童家電產品,大概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在原有家電產品的基礎上,設計更受兒童喜歡的外形或增加某種針對兒童的功能,稱為“改良型”,如兒童空調;二是直接針對兒童的某種需求開發的新產品,如煮奶器、悶蛋器等,我們可以叫它“原生型”。
在那些“原生型”兒童家電上,安全問題更加突出。因為這些產品的研發者和生產者多是一些小廠家,產品質量很難讓人放心,為了討好眼球,有些廠家甚至不顧國家規定,將小家電做成了卡通形狀。
對此,也有專家表示,大多廠商是在拿兒童家電取悅家長,而非滿足兒童真正需求。因為真正的購買者是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