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赫)智能電視滲透率逐年提升,銷量在電視設備中占據了大半份額,成為市場主流。為搶占“客廳經濟”入口,互聯網企業紛紛跨界涉足。與此同時,在互聯網企業的“倒逼”下,傳統彩電企業也向互聯網模式轉型。
我國智能電視銷售規模突飛猛進,數據顯示,從2012年的850萬臺、2013年1690萬臺,到2014年已達3500萬臺,連續三年保持著高速增長。據預測,截至今年底,我國智能電視滲透率將超過80%。
和傳統企業主要依靠硬件收費模式不同,互聯網企業在智能電視領域主要采取“硬件免費,內容和服務收費”策略,通過“低價”賣點吸引用戶搶占市場份額。
作為國內率先推出電視產品的互聯網企業樂視,于昨日宣布將引領電視行業進入3.0時代,開創電視行業開放閉環的生態時代。據了解,生態型電視最大的特點是能夠低于量產成本定價,因為其采用生態型盈利模式,擁有多維度,多層次的盈利能力。基于全球獨創的開放閉環的樂視生態系統,推出了三大旗艦六款第3代超級電視,這也是全球首款生態電視。樂視致新總裁梁軍表示,生態電視,不是一臺電視,而是一套通過產業鏈垂直整合和跨產業價值鏈重構所打造的開放閉環大屏互聯網生態系統。通過跨界創新,生態運營,不斷創造更好的產品體驗。
面對互聯網企業跨界沖擊,傳統的彩電廠商也在紛紛向互聯網化轉型。從去年開始,創維、康佳、長虹、TCL等家電企業戰略逐漸清晰,均將智能、互聯網思維融入電視,以徹底改變傳統電視的發展模式。
業內人士表示,智能電視已經成為客廳經濟的核心。圍繞電視,家庭成員有著大量的娛樂及其他活動,并且這些活動具有很高的附加值。而電視作為客廳的互聯網入口,掌握著大屏流量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