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媒體報道“僵尸空調”將流入市場,4000萬存量庫齡最高甚至達到5年。很多人看到這樣的報道不禁擔心“我家的空調是‘僵尸空調’嗎”?空調的“保質期”有多久?“僵尸空調”是否有危害?
這些“僵尸”來自哪里?
其實,一開始看到“僵尸空調”新聞的時候,筆者并沒有引起重視??照{不是快消品,放個1-2年,又能怎樣呢?
事實上,大部分空調企業都處在落后的“淡季生產產品,旺季銷售庫存”模式中,這些“僵尸空調”大多是廠商、經銷商作為戰略儲備的物資,俗稱“壓貨”。所以,空調行業每年出現待消化的巨量庫存業并不是一件新鮮事。但高庫存的后果將直接導致空調行業處于高風險運營,因此,部分廠商會以低價出售產品,緩解庫存壓力,降低運營風險。對于不懂行,看重價格的消費者而言,這樣的空調就相當具有誘惑力了。
空調可以保質多久?
一般來說,空調壽命年限最長可達8年。一旦接近過超過壽命年限,空調就屬高危運作狀態,用戶需要請專業的維修人員檢測空調的情況,以免發生事故。但若空調被庫存積壓多年后再售出,就等同于被隱形消費多年才進入到消費者家中,空調真正可工作的年限就大大被縮短了。
而且,業內人士指出對倉庫內一直積壓未使用的空調來說,只要3年或3年以上還沒有銷售出去的,就是一臺“僵尸空調”了。因為被積壓期間,空調壓縮機從未工作過,聚集在系統內的制冷劑就會有泄漏、凝固、變質等或腐蝕系統配件的可能。消費者買到這樣的“僵尸空調”實際就是一臺問題空調。
使用這樣的空調是否存在危害?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銷售“僵尸空調”是一種違背商業誠信的行為。但消費者最擔心的還是:買了這樣的空調是否會存在危害?
其實,“僵尸空調”最大隱患就是安全問題。由于“僵尸空調”仍舊以未拆封的全新狀態進行售賣,消費者透過外觀無法辨別出“僵尸空調“,也就更無法在使用前對內部零部件進行檢測,使用的安全風險很高。最好的辦法是不要買,也不要用。
從理論上來講,消費者在購買空調時,只要檢查出廠時的銘牌或說明書,看清生產或出廠日期,就會知曉產品到底是不是“僵尸”了。另外,用戶購買空調時應提前了解空調市場最新的技術和概念,一般來說具備最新功能、概念的產品都不會是僵尸空調。不要只看重價格,貪圖便宜,而為低價值空調買了單。
同時,筆者也呼吁廠家,如果要持續通過價格打壓來進行市場競爭,必然會犧牲掉產品質量、售后等核心,最終造成的將是廠家、商家、消費者的“三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