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家具企業“叫苦”關門、房地產銷售下滑的背景下, 家居 類上市公司業績卻逆勢飄紅。家具行業出現馬太效應,市場份額向大品牌集中。
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家具行業需求仍在增長,但家具中小企業面臨用工成本、稅收以及環保等方面的壓力。除了大環境,企業資金不足、盲目擴張、缺乏技術等都是導致關門的原因。
朱長嶺認為,目前國內家具產業集中度仍不高,產值占全行業總產值1%的企業還未出現。由于品類多、定制化以及產業未實現自動化等因素,家具行業洗牌會繼續進行。
用工成本持續上升
據廣東省家具協會統計,2014年全省的家具銷售總值約占全國的30%,廣東已成為國內家具生產銷售大省。佛山順德和東莞是廣東兩大家具產業集中地。
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去年以來,珠三角地區以佛山、東莞兩地為代表頻頻傳出家具工廠倒閉的消息。今年情況仍在加劇。
整個5月份,就有多家企業出現問題。據《南方日報》報道,擁有23年歷史的廣州標卓家私因盲目擴張直營店宣告破產;有“東莞家具航母”之稱的東莞永信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經營遇到困難,最鼎盛時期曾擁有1300余員工的永信家具現只剩下不到100人。
在朱長嶺看來,家具廠關門除了受宏觀經濟及房地產影響外,還因中小企業面臨環保、稅收等壓力。
朱長嶺告訴記者,目前政府對家具企業加強環保監控。北京已經明確規定不能擴增新的家具廠。深圳也規定,生產不達標的家具廠不能繼續生產。
家具行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除了上述因素,中小家具企業還承受著不斷上漲的用工成本。據朱長嶺透露,全國家具制造企業在過去兩三年內用工成本上漲了至少20%,“但這只是行業里的數據,我覺得不止,用工成本還包括勞保、保險等。”
東莞一家家具代工企業人事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在家具行業的工資都不低,技術人員動不動就要四五千元的月薪,普通員工工資最低也要3000元。”
朱長嶺也表示,“家具行業都是苦力活,用工荒來的人少,家具工廠不得不出高價招人。”
上市公司業績逆勢增長
今年,東莞市中小企業局對東莞30多家有代表性的家具制造企業調研后發現,家具企業成本上升過快,除用工成本持續上升外,社保、環保及企業安全生產等企業經營行為的規范化,也給企業帶來了成本壓力。
朱長嶺表示,中小家具企業盲目擴張或者玩跨界,例如去搞房地產,在生產技術上不下功夫,這使得家具工廠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
東莞市中小企業局方面亦指出,制造企業銷售渠道單一以及企業主素質不高,缺乏轉型升級意識,也是東莞家具工廠存在的問題。
據中國家具協會統計,去年1~11月份,家具產品市場較為疲軟。在經濟新常態下,原有那種單純依靠規模擴張,依靠低勞動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環境成本來發展的模式難以為繼。
與中小家具企業“叫苦連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家居 類上市企業業績表現卻不俗。美克 家居 (600337,SH)、好萊客(603898,SH)、索菲亞(002572,SZ)等企業,今年一季度都實現了營收與凈利潤的同比增長。
其中,好萊客今年一季度實現1.6億元營收,同比增長21.7%,凈利潤更是同比增長80.1%。美克 家居 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1%,凈利潤同比增長41.6%。
記者發現,家具市場正向大品牌集中,行業“馬太效應”漸顯。
朱長嶺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家具需求仍然保持增長態勢。在他看來,家具行業由于產品品類眾多,定制細分市場大,且生產制造未能完全自動化等因素,在未來幾年內,家具行業仍將保持市場分散的格局。但對于經營不善的中小家具企業,洗牌仍將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