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浙商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短期看家電出口訂單回流+低基數:隨著海外渠道去庫取得進展,部分代工企業訂單有所回流,建議關注后續訂單轉化為收入的彈性。中長期看自主品牌盈利提升:關注自主品牌在海外運營的抗風險能力和經營韌性,隨著海外通脹收縮和中國家電企業發揮全球產業鏈優勢,海外自主品牌份額和盈利有望共同提升。推薦標的:美的集團(000333.SZ)、海爾智家(600690.SH)等。
▍浙商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依托全球最大消費市場,中國白電產業鏈布局完善
1)中國冰箱冷柜、洗衣機、空調內銷市場出貨量占全球出貨的27%、27%、51%,是全球最大的家電消費市場。
2)依托全球最大的家電消費市場,中國把握家電上游零部件制造環節,擁有占全球產量69%的洗衣機電機、83%的活塞壓縮機、93%的轉子壓縮機產量。
3)不同于北美市場,中國家電品牌方全產業鏈布局,從上游零部件到下游渠道物流均有所布局。在國內消費電器市場接近飽和后,中國家電企業對海外市場的依賴度提升,2012~2022年中國家電的全球產值占比從44%提升至52%。
中國家電產能外供比例高,出口受海外經濟周期影響較大
1)2022年中國家電空調、冰箱、洗衣機外銷出貨量占比分別為43%、46%、41%,出口的冰箱、洗衣機、空調產品很大部分流向歐美市場,因此受到歐美國家消費需求和宏觀經濟影響較為顯著。
2)經濟周期景氣度從終端零售傳導到外銷出貨存在顯著的牛鞭效應。從同比增速的波動幅度看,外銷出口>制造企業出貨>終端零售,牛鞭效應源于零售商庫存調節、海運時長、產品認證時長等。
3)通過數據擬合,發現家電出口與海外宏觀經濟(房地產和GDP)、零售商庫存相關度較高,貿易環境對家電出口的解釋力度較低。
供應鏈優勢向外延展,自主品牌成建制出海
1)自主品牌運營快速應對市場變化,有助于降低經營風險。根據微笑曲線理論,從長期視角看,從制造端向上、向下延伸打開盈利空間。
2)在生產制造端,中國企業擁有全球81%、59%、45%的空調、冰箱冷柜、洗衣機產量占比,有較大的戰略縱深。品牌矩陣上,海爾、美的通過多年的并購整合,具有多品牌的運營經驗,幫助企業快速切入消費市場、獲得消費者心智。
3)海外自主品牌建設需要在海外建設研發、布局產能、拓展渠道。海爾、美的、格力資產負債表現金和可變現金資產充足,足夠支撐海外拓展的資本開支。
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匯率波動;消費需求不及預期;測算數據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