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下旬以來,圍繞空調、電視機等品類的漲價傳聞,以及相關企業的漲價通知等動作,到底是相關家電品類真的會漲價,還是相關家電企業的營銷手段?
當新一輪的漲價傳聞,再度出現在家電市場上,不少家電企業和商家都已經麻木了。即便是眾多消費者,似乎也沒有太多的直觀感受,并不會因為家電降價就馬上買、多買,家電漲價就不買了,再等等。
從2月下旬以來,到3月中旬,圍繞家用空調、家用中央空調,以及電視機等品類的漲價傳聞,不時出現在家電市場上,甚至一些空調企業、彩電企業更是直接發出漲價通知。那么,這一輪家電產品的漲價動作,到底是真是假,是壓貨的營銷手段還是原材料上漲的推動?
空調、彩電又漲了
從3月上旬開始,一輪漲價動作在空調和彩電企業中間涌動,但沒有引發廣泛關注。
其中,志高、奧克斯兩家空調企業相繼發出漲價通知,宣布從4月1日起漲價,漲幅在3%-5%之間。在兩家企業漲價通知發布之后,市場傳出美的等一線空調企業也將漲價,但遭到否認。同時,家電圈還注意到,其它二三線品牌并未全面跟進,漲價的動作和聲音在空調市場上并不熱鬧。
讓人沒想到的,海信、創維兩家彩電企業的漲價海報,也在不少經銷商朋友圈流傳。內容則為全尺寸、全規格電視產品,全線漲價。不過,家電圈注意到,海信、創維對于漲價一事,均沒有給予官方回應。不過,從3月開始液晶面板價格開始漲價,尤其是大尺寸面板,而且這一輪漲幅可能會持續到今年三季度。
目前,尚無法確認,這一輪漲價,到底是少數企業的自身經營策略和手段,還是會變成一場全行業性的漲價動作。不過,在眾多家電經銷商眼中,“現階段,企業和商家都聯手在一線市場上搶需求、搶用戶,價格手段還是較為靈活,短期市場局面看不到家電漲價的理由,相反階段性廠商還會降價促銷”。
家電,今年漲價的概率多大
梳理目前一些空調、彩電企業的漲價動作,背后原因都會指向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經營成本增加。
其中空調目前的各項經營成本中,占據主導的銅、鋼等有色金屬并未出現較大幅度的價格波動。雖然在全球經濟動蕩、匯率波動、通脹持續等周期中,有色金屬的價格存在上漲概率,而且波動幅度不小,但短期內銅價等并未出現大幅度上漲。
不過空調用的新一代制冷劑產品R32、R134a、R125,最近出現一輪較為明顯的價格上漲走勢。主要是受到氟化工企業紛紛降低制冷劑開工率影響,但家電圈看到,制冷劑價格距離歷史最高仍然差距很大,對于企業來說成本壓力并不明顯。
當前一些空調企業的調價,主要還是過去的價格體系過低,同時在企業綜合運營成本上漲之際,不得不采取漲價策略,應該不會成為行業群體性的漲價。家電圈認為,現階段美的、格力、海爾不存在市場漲價的可能,即便原材料上漲也會通過控費用、推新品、調結構等方式解決。
但液晶面板上漲,是鐵板釘釘的事情。從3月開始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全面上漲,預計這一輪漲勢會持續,包括京東方、TCL科技受到面板價格上漲拉動,股價已經出現一輪上漲走勢。液晶面板在彩電成本中占比較高,必然會帶來一輪電視行業的整體價格上漲。家電圈認為,無論是海信、創維,還是TCL、夏普、長虹、小米等企業,在面板持續漲價后必然會調漲,只是時間早與晚的差異。
在彩電大屏高端的競爭浪潮,以及彩電規模下跌通道中,雖然液晶面板漲價趨勢明確,但彩電企業的價格上漲幅度和空間并不會太大。同時,相關彩電企業未來也會通過推大屏等產品,轉移部分用戶的價格敏感度。
期間還有經銷商在一些家電企業的“小道消息”傳聞中,聲稱接下來家電不只是會漲 價,可能熱銷產品型號還會缺貨。所以,應該趁現在消費市場還不旺多囤貨。萬一受到芯片等影響,可能就會有發財的機會。對此,家電圈還想提醒,不管接下來家電產品是漲價,還是降價,家電經銷商都不能為了賭賺錢而囤貨,可以適當備貨。
總體來看,今年因為原材料上漲,帶給家電企業的漲價壓力,會存在,但不會很明顯。主要家電企業可以通過控費用、控利潤來避免沖擊。同時,所有廠商更大的壓力,則在于一線市場的消費搶奪,因此不排除還會繼續降價促銷。在這種復雜而多元的市場局面下,家電企業的漲價以及降價促銷同時出來,也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