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身處南方地區的居民來說,每年的三四月份,“回南天”就會準時到來,而在此后,更有“龍舟水”、“梅雨季”等待。“墻面出汗、衣服不干,被子有餿味…”,成為了潮濕多雨天氣下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
要應對潮濕天氣,最科學的方式自然是給家里添置一臺除濕機。據百度指數數據顯示,近段時間,除濕機的搜索指數整體同比上升41%,整體環比上升11%。作為一款可以調節局部小環境、顯著改善生活質量的生活家電,除濕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認可。
01
穩步發展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產階級群體崛起、新一代年輕消費者消費觀念超前等因素影響,人們對家居環境也有了進一步的要求,包括除濕機在內的環境生活電器受到消費者的認可與青睞,帶動中國除濕機市場進入穩步發展階段。
據產業在線數據顯示,從2018年到2021年,四年間除濕機的行業復合增長率達到15.9%,作為一個相對小眾的品類,除濕機市場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要看到的是,在2020年疫情爆發后,整體家電市場因消費信心下降等多種因素呈現下行態勢,而除濕機仍能維持增長,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其潛力。2021年,中國除濕機行業突破千萬大關,總銷售1158.9萬臺,同比增長16.8%,銷售額達到83.3億元,同比增長23.9%。
不過,在2022年,除濕機的發展態勢迎來了轉變。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家用除濕機銷售量1084.0萬臺,同比下降4.4%;這也是除濕機銷售量在連續數年增長后出現首次下滑。不過,對此,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除濕機下滑,主要是受出口量下降所拖累,2022年全球經濟形勢嚴峻,除濕機的主要出口市場北美洲、歐洲的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另一方面,原材料漲價、生產成本上漲,生產端求穩,也導致了出口有了一定下滑。
雖然整體市場遭遇下滑,但在國內市場,除濕機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數據顯示,即便是在受到疫情以及夏季南方干旱等因素影響,家用除濕機的內銷量也達到142.0萬臺,與去年持平。
進入2023年,行業人士預測,隨著疫情封控放開,以及多項穩經濟、促消費措施實施,家電作為重要的大宗消費品,也將迎來確定性修復。隨著整體家電市場大環境變好,除濕機也將迎來新一輪增長動能。
02
未來可期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近幾年除濕機一直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但從滲透率來看,國內的除濕機與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據一份調查數據顯示,除濕機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普及率達到30%以上,韓國29%,日本28%,而在我國,除濕機的滲透率仍不足5%。
滲透率偏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意味著除濕機仍然有充足的發展空間。對此,有行業人士認為,要進一步推動除濕機普及,激發市場需求,除了要抓準市場大環境外,除濕機行業和產品“修煉內功”更加重要。
據網上一份調查顯示,在被問及會否選擇購買除濕機產品時,有消費者表示,一般一年當中僅有2-3個月屬于潮濕時期,忍一忍就可以過去了;也有消費者認為,不是太潮濕的話,空調的除濕模式就已經夠用。
對此,行業人士認為,要讓除濕機進一步普及,關鍵是要讓消費者形成新的觀念,即除濕機并非是只能在特定季節才有用的電器,而是可以確切改善日常生活環境、提高幸福感的產品。事實上,除了核心除濕功能外,現在不少除濕機產品都加入了比如空氣凈化、除菌消毒等功能,與其說是“除濕機”,用“小型局部環境調節器”來形容更為貼切。這需要企業和商家加大宣傳力度,培養起消費者意識。和傳統大家電相比,除濕機相對來說比較新穎,也要更多可操作空間,比如在B站、小紅書等Z時代消費者鐘愛的平臺種草等等,據調查顯示,年齡段占比21-30歲職場新人更加關注除濕機,其次是31-40歲的人群。
此外,由于技術門檻不高,除濕機產品出現質量參差不齊的情況,消費者購買產品后發現除濕機“貨不對板”,久而久之就會透支消費者的信賴,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這需要整個行業共同努力,廠商自律自省自糾,共同維護行業的發展。
對于除濕機品類未來的發展,家電網主編李韜認為,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于品質生活的追求是一直向上的,只要這個需求一直存在,像除濕機這樣可以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水平的產品的需求也就會一直存在。行業人士也認為,眼下,消費回暖疊加消費者健康意識覺醒,或許會是除濕機實現“彎道超車”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