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頭部家電智能工廠在漢布局新產能
——武漢白色家電產業技改“二期效應”觀察
□ 長江日報記者李佳 賀亮 通訊員武經宣
一生二,二生三……武漢工廠“二期效應”正在加速顯現。
近日,長江日報記者走進位于東西湖區的TCL空調武漢智能制造產業園,看到車間里機械臂來回揮舞,零部件在天車上有序輪動,運輸機器人在地上奔跑,每9秒鐘下線一臺空調。這是19年后,TCL在武漢新增34.2億元投資的新基地。
TCL空調器(武漢)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吳均華介紹,白色家電產業常被認為是傳統產業。如今,從產線到產品,全球領先的許多技術都在里面。如果企業止步不前,早晚會被淘汰。傳統產業經過技術改造也是先進生產力。
以冰箱、洗衣機、空調為代表的白色家電是我國極具全球競爭力的代表產業,產量居全球第一。武漢是我國白色家電重要的生產基地,年產值近500億元。近年來,武漢白色家電產業的技術改造升級投入正在加大;一期完工,二期開工,“二期效應”正推進武漢白色家電產業加速發展。
■ 每9秒鐘下線1臺空調
武漢“白電”企業技改節奏越來越快
“荷花”洗衣機、“紅山花”電風扇、“鶯歌”電視機、“長江”音響……在家電行業名噪一時的武漢,早在10多年前就吸引TCL空調、海爾電冰柜和美的不約而同地落戶。從那時開始,“白電”一直是武漢工業的重要板塊。
“白電”巨頭緣何相約落戶武漢,不斷追加投資?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專家認為,這離不開武漢制造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武漢地處華中之心,4小時高鐵可“覆蓋”10億人,物流發達,工廠與市場緊密相連;華中地區人口密度較大,可為武漢制造業提供較為充足的產業工人;武漢工業基礎雄厚,科教資源豐富,科研人才多,產業轉型升級有著較為豐富的技術供給能力。
“‘生產節拍’是對生產調節控制的重要指標。在我們的產線,這個數值約為每臺9秒鐘。也就是說,每9秒鐘下線1臺空調。”在武漢市工業技改示范項目——位于東西湖區的TCL空調武漢智能制造產業園一期自動化兩器生產車間內,一臺臺空調外機正緩緩進入裝配區,車間內轟鳴聲不斷,8條生產線加足馬力生產。吳均華介紹,目前已投產的生產車間內有上百臺機器人,能24小時連續作業。
TCL空調武漢智能制造產業園由TCL投資34.2億元建設,一期已于去年底正式投產。吳均華說:“新基地全面升級智能化生產水平,產能比傳統生產模式提升了25%。”
武漢海爾電冰柜有限公司現有兩條個性化柔性生產線和800多名員工。該公司技術總監楊濤介紹,隨著用戶對產品體驗需求的不斷升級,公司產品也隨之迭代升級。2020年起,海爾集團不斷增加投資,對武漢海爾電冰柜工廠線體進行工業技改。去年,經過工業技改的新線體已投入生產。截至目前,在其智能智造樣板線上,每天單班下線2200臺冷柜整機,平均每15秒下線一臺。目前正在進行二期升級,未來還有三期、四期……該公司的工業技改持續展開。
美的集團武漢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已建成高端自動化生產線,從底盤、外殼裝配到焊接、檢測,再到鈑金裝配、外觀包裝,數十道工序全部實現智能化。武漢工廠是美的集團數字化智能工廠的標桿基地。2016年,該工廠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
總投資50億元的格力電器智能制造武漢產業園是格力電器當前產業規劃最齊全、投資規模最大的產業園。該產業園一期暖通項目已于去年正式投產,今年三季度前,一期智能裝備和精密模具項目將依次投標。待規劃項目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將達100億元。
■ 工業技改接二連三
武漢“白電”企業保持行業領先水平
“月度峰值從25萬臺到現在的120萬臺,智能化改造讓產能發生數量級質變。”美的集團武漢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工程部設備負責人于虎介紹,美的自2004年落戶武漢以來,逐年加大相關技術和先進設備投入。僅2019年至2022年,美的在武漢就投入5億元進行智能化升級,全面推進品質AI技術、工程自動化智能化技術,機器人規模化應用,智能大物流的拉通等各項目落地。今年,將繼續投入1億元用于智能化迭代。美的武漢工廠已成為美的集團家用空調內銷最大的生產基地。
工業技改讓這些在漢工廠創下一個個“之最”——
作為海爾集團布局全國的四大電冰柜生產基地之一,海爾武漢工廠已全面完成工業技改升級,一舉成為海爾集團旗下最大規模的智能化冷柜生產基地;
格力電器武漢工廠持續推進生產線升級改造,近3年累計技改投入超過2億元,通過從自動化向數字化、智能化持續升級不斷提升競爭力。如今,該工廠成為格力電器在全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備的家用空調生產基地;
TCL空調武漢智能制造產業園成為TCL布局國內業務的最大生產基地。目前,TCL空調內銷產品的80%都出自這里。
于虎介紹,工業技改接二連三與武漢“白電”企業獨領風騷,可謂相生相伴、互為因果。在通過技改不斷轉型發展的過程中,武漢“白電”企業積淀了強大的工業能力和實力,以更大力度投入技改,始終保持行業領先水平。
“智改一期接著一期,可以顯見的是生產效率的提升,深遠影響是集約、綠色發展。”于虎介紹,通過生產線技術改造,在沒有增加用地的前提下,美的在漢基地從最初的4條生產線擴大到制冷和暖通24條生產線,共創造年產值200億元。與此同時,企業大力迭代設備能效等級,去年還入選“湖北省綠色制造工廠”。
據了解,除美的武漢工廠上榜“武漢標桿智能工廠”外,格力電器(武漢)有限公司、武漢海爾電冰柜有限公司、TCL空調器(武漢)有限公司等武漢“白電”龍頭企業工業技改項目也都入選“武漢工業智能化改造示范項目”。強勁的技改動能為企業穩增長并謀求更大發展增添了足夠的底氣。
“今年,TCL將繼續加大自動化、數字化等投入。”吳均華充滿信心地說,“我們要爭創‘武漢標桿智能工廠’,進而在漢打造國家數字領航企業。”
■ “鏈主”二期效應+溢出效應
培育出鏈上“小巨人”
“美的等巨頭‘推’著我們進行技改,讓我們也在細分行業力爭第一。企業會帶著診斷服務商來調研我們的產線,專家們對我們這樣的‘小而美’企業的技改水平給予高度評價。”武漢宏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宏站在擁有100多臺沖壓機床的車間里,看著鋼板進入沖床,壓制出空調外殼配件,自豪地告訴記者,該公司是武漢美的、海爾等白色家電工廠的主要供應商。去年,該公司銷售額達6.2億元,還成了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并憑借“智能空調結構件”入選“湖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當我第一次看到自動化產線時,我驚呆了。”作為一名連續創業者,周宏說,20年前,在臺資企業一條產線上,模具用自動化設備沖壓,能保證每個孔恰好落在每個工位上,打螺絲的后道工序也嚴絲合縫,整個過程行云流水。這一幕印在了他的腦海里。從此,他投身制造業,第一件事就是向收購的一家老廠投入500萬元進行技改。
進入“白電”巨頭供應鏈后,周宏仍圍繞“白電”零部件進行布局,并“追”著“鏈主”不斷加快實施工業技改。
武漢“白電”產業工業技改“二期效應”還疊加了“溢出效應”。龍頭企業帶動一批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掀起工業技改浪潮,還對外輸出更多行業經驗,不斷增厚武漢在這個傳統產業的積淀。
記者在位于蔡甸區的格力電器智能制造武漢產業園空調內機總裝生產線上看到,9臺黃色涂裝的機械臂不停地起落。武漢格力運營管理部部長史哲介紹,這是目前國內暖通行業最先進的產線之一,包括工業機器人在內,擁有15套自動化組裝設備,均由格力電器自主研發、自主制造、自主安裝、自主調試。格力電器智能裝備不僅服務于企業自身,其自動化改造經驗已產生“溢出效應”,為越來越多的行業提供先進的智能化設備及全流程系統化的解決方案。
在TCL空調器(武漢)有限公司舉辦的武漢市工業技改示范現場推廣會上,湖北格創東智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董喆作了主題演講《TCL空調器(武漢)有限公司黑燈工廠》。這家公司由TCL孵化,服務于22個行業。公司在深圳創立的第二年就被武漢市引入,連續3年入選武漢市級工業智能化改造咨詢診斷平臺,通過為包括武漢“白電”行業在內的眾多企業服務,已成長為湖北省唯一一家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企業。
目前,武漢已迅速崛起以美的、海爾、格力電器、TCL等龍頭企業為引領,上百家配套企業協同發展的“冰洗空”白色家電產業。
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技術。白色家電產業是武漢市傳統優勢產業。政府正引導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賦能這一產業,通過實施技術改造,實現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下一步,將圍繞未來工廠四級梯隊,分級分類精品化打造“白電”產業“數字化產線—智能示范—標桿工廠—領航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