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要求,明年要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消費從疫后恢復轉向持續擴大,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提振新能源汽車、電子產品等大宗消費。
會議的內容給近年低迷的家電行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對此,多家家電企業表示對即將到來的2024年充滿信心。如長虹方面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在剛剛過去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消費”一詞被著重強調,這無疑為消費市場注入了新動力,對擴大市場需求、增強行業發展信心、營造消費良好環境大有裨益。
而創維方面也表示:預計明年消費信心逐步恢復,家電消費市場回暖,需求增加,彩冰洗空廚都會有增長。
“我對明年家電市場持較為樂觀的期待”,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認為政策層面預計將對國內市場消費形成更加積極的拉動,“過去幾年相對低迷的市場也積攢了一定的購買需求,同時明年國際市場大環境也有可能比今年更友好,有利于中國家電企業產能進一步釋放。明年很有可能成為近年來家電市場不多見的繁榮期。”
家電市場趨勢向好:以舊換新換代消費成主流
近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
此前商務部將今年定位為“消費提振年”,多措并舉恢復和擴大消費。事實上,如上述提及的智能家居、電子產品等在內的消費增長點在今年已呈現增長態勢。近日,咨詢機構中怡康發布中國家電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家電市場43個主要品類共實現零售額6520億元,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7%。預計2023年全年,中國家電零售額可達到8800億元,同比增長6.3%,在最近五年統計中處于較高水平。
在這其中,不可忽視的是,此前有關部門對以舊換新政策的推動,促進了消費市場的流通性。如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在相關部門帶動下,各地方和行業協會、企業等做好配合,推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走深走實。今年10月商務部組織開展“2023全國一刻鐘便民生活節”,推動綠色智能家電進社區。鼓勵在社區舉辦家電促銷活動,通過政府支持、企業促銷等方式,推進綠色智能家電以舊換新等。
而相關行業也在開展節能補貼、以舊換新、推進綠色智能家電普及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增長。京東方面表示,作為擴內需、促消費的重要一環,以舊換新的市場潛力有目共睹。目前京東以舊換新服務已經覆蓋包括電視、冰箱、手機、電腦、馬桶、床墊、電動自行車等在內的超200個細分品類。2022年時京東在以舊換新上通過價格直降的補貼方式,僅在今年雙十一期間,京東家電家居以舊換新服務累計為用戶節省3億元。
“家電煥新正在形成一個新的消費大需求,是一個全新的增長空間。”萬和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聯動全渠道,啟動“綠色引領美好煥新”以舊換新行動,將針對全國范圍內有購新和換新需求的用戶展開。“我們想鼓勵和推動消費者對老舊家電進行及時的維護保養和更換,加速行業向智能消費、綠色消費和健康消費轉型。”
而伴隨著“綠色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積壓的剛性消費需求快速釋放。近日的蘇寧易購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門店以舊換新訂單量實現翻倍增長,其中,3C數碼產品成為以舊換新的消費主力,洗衣機、空調同樣帶動了以舊換新訂單量的增長。同時,消費者偏愛選購帶有“一級能效”標簽的家電。在各地綠色家電消費節能補貼政策的帶動下,一級能效產品成為用戶消費首選,一二級能效家電銷售占比達到80%。大家電一級能效訂單占比排名前列的分別是空調、洗衣機、冰箱和電視。
家電消費熱點轉移,高端是新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強調要培育壯大發展數字、綠色、健康等在內的新型消費。當前,由于年輕消費者生活觀念的改變和健康化、智能化訴求的升級,特別近兩年,我國家電市場正由供給驅動轉向需求驅動,如何更好地適應新需求和解決新痛點,已經成為家電領域刺激消費需求的“新路徑”。
海信相關負責人介紹,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家電市場綠色化、智能化、場景化、高端化的消費趨勢日趨明顯,面對這種趨勢,海信近年來聚焦激光電視、大屏智能電視、真空冰箱、新風空調等高端綠色智能家電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較好地滿足了消費者的“改善需求”。根據公開信息,今年1-3季度,海信75 英寸及以上智慧顯示終端銷售額在國內市場同比增長 49.5%,銷量同比增長47.1%;海信 100 英寸及以上家用激光顯示產品全球銷量同比增長 40%。
中國家電市場監測數據顯示,前三季度75英寸以上的彩電、無風感以及2匹以上的空調、十字門等多門體冰箱、分區洗衣機等高端家電正在推動消費增長,同時引領了市場消費方向進一步高端化;洗碗機作為解放雙手的代表性電器,也隨著消費升級快速進入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購物清單,前三季度的銷售額同比增速達到10%。
萬和相關負責人表示,消費分級、消費升級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發展趨勢,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是在不斷提升的,消費者越來越“不將就”,而是更加注重品牌、服務、產品體驗的全方位升級。“這就要求我們不只是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更要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要求。”
事實上,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今年適合“精致懶人”的家電產品越來越深受消費者歡迎,洗碗機、掃地機器人、洗地機等智能家電,成為2023年熱銷的家電產品,帶有“精致懶人”屬性的家電產品類型和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蘇寧易購數據顯示,今年雙11期間,洗碗機和掃地機器人銷售額同比增長分別達到125%和132%。甚至,在居家場景減少的背景下,已經成長為生活家電最大板塊的清潔類電器前9個月累計零售量依然保持了8%的同比增長。
新技術加持
近年來,隨著ChatGPT的橫空出世,“白模大戰”在各賽道打響,家電廠商入局大模型也成為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的“必選項”。南都灣財社記者獲悉,日前長虹發布了智慧家電AI平臺-云帆,長虹方面介紹,通過長虹自主研發的AI技術,融合訓練大量專業模型,這將給消費者帶來全場景的智慧生活和自在體驗。“未來,面對行業智能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長虹將進一步提升家電產品的智能化水平,不僅要滿足用戶日常家電使用需求,還要超越用戶期待。”
美的集團也在今年10月亮相“美的家居大腦”智能主動服務引擎。當時美的集團首席 AI 官兼 AI 創新中心總經理唐劍表示,基于美言大模型,美的家居大腦通過家里入口級的設備,可以跟用戶進行自然語言交互,回答用戶問題,理解用戶意圖,幫助用戶控制家電,助力用戶實現智能家居場景下自然流利的對話。同時家居大腦還能夠在適當的時候去提醒用戶一些日常生活的事件,從而創造出適宜的家居環境。唐劍還稱,現在正在走報備流程,預計明年上半年上線。
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認為,過去十年,中國家電無論大家電、小家電還是廚電產品,一直朝數字智能化、綠色化、健康化、節能化方向轉型,已取得明顯成效,不僅在國內市場實現了對大多數外資品牌的超越,在整個銷售收入中的占比也超過了傳統家電產品。預計這一產品技術趨勢仍將延續。
行業對明年行情普遍持樂觀態度
此外對于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內容,劉步塵表示,過去一兩年鼓勵家電消費的政策曾在不同層面、不同地區、不同力度出臺過,但效果并不明顯,但是這次有所不同,過去的政策并不是以國家戰略層面出臺的,也不是國家最高領導層部署的,各地執行起來也是參差不齊,“但這次不一樣,是放在激活國內消費市場大戰略下部署的,支持力度肯定大得多,相關配套措施也會跟誰,因此效果預計也會好得多。”
在采訪中,多家家電企業紛紛對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對明年市場持樂觀態度——如長虹方面表示,隨著房地產市場逐步回暖以及居民消費傾向有所回升,智能家電的更新換代需求釋放將促進家電市場持續增長,“因此,對明年的家電消費市場,我們充滿信心。”而創維方面也表示,預計明年消費信心逐步恢復,家電消費市場回暖,需求增加,彩冰洗空廚都會有增長。
海信相關負責人稱,當前家電消費市場由滿足基本需求的“溫飽型”轉向“品質型”,消費升級激活高端市場是拉動家電市場的重要引擎。海信將以創新力為驅動引擎,通過前沿技術不斷創新產品,持續挖掘市場潛力,圍繞消費者需求不斷優化解決方案,通過高質量供給讓國內居民“想消費”“愿消費”,為用戶打造品質家居生活體驗。
此外,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近日多家券商也對家電行業明年的走勢做出預測——如西南證券最新研報指出,2023年前期困擾家電行業的不利因素得到改善,國內外家電銷售均呈現一定程度的修復,2024年家電市場需求有望延續2023年以來的溫和回暖改善趨勢,增長方面著重于產品高端化、套系化進而向全屋智能家居方向有所突破,家電行業仍將穩健發展。
而中原證券表示,現階段,海外市場的家電去庫存效應顯著,隨著海外市場通脹緩解和消費者信心回升,疊加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等因素,短期家電出口持續向好態勢或已明確。短期內銷市場雖然受到地產復蘇疲軟等因素抑制,但考慮到政策環境持續寬松向好,以及經濟預期改善趨勢下,家電內需有望在2024年內迎來階段性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