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俄媒報道,目前俄羅斯零售市場上的進口電子產品及元器件庫存僅可供 8 到 9 個月銷售,由于歐美對俄禁運,該國或將在今年冬季面臨電子產品短缺。
報道稱,目前俄國內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經銷商庫存較為充足,而家電產品及其零部件供應已較為緊張。

有專家表示,俄羅斯計劃通過在中國、土耳其、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友好國家采購并平行進口的方式來緩解這一壓力。
能否掘金百億市場?
作為全球第一貿易大國,中俄貿易額再度創下歷史新高,2021年中俄貿易額成功突破9000億人民幣大關,增幅高達26%,進口與出口都保持20%以上的增幅,其中中國對俄羅斯出口超過4300億。2022年中俄貿易額有望超過1萬億大關。
在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產品中,機電產品占據大頭,像家用電器、智能手機、電腦、汽車等等。去年,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白色家電金額約33.3億美元,占行業整體出口額2.81%。一些家電企業也在俄羅斯擁有自己的工廠,例如,海爾智家已在俄羅斯已建設了冰箱、洗衣機、電視、冰冷互聯4個工廠。可以看出,中國家電在俄羅斯市場廣受歡迎。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互聯網的發達,不少俄羅斯人開始在網上進行購物,俄羅斯人非常喜歡社交網絡,智能手機的普及率為40%,同時月人均訪問社交網絡時長達到9.8小時,居全球第一。Data Insight的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0年期間,俄羅斯電商市場規模預估有44%的增長,可能因為疫情不便出門增長高于2019年預期,2020年新增購物人次超1000萬。2021年俄羅斯電商市場規模預估約為330億美元左右,預估2022年將達到440億美元。2019年的數據顯示,家電和電子產品在電商網購占比最高,達到了32.7%。這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新興市場。
如果打開俄羅斯最大的電商平臺,阿里巴巴旗下的AliExpress速賣通,可以看到許多熟悉的中國家電品牌名字。像美的、小米、ILIFE,還有與海爾關系密切的CANDY,都是在主流品牌推薦列表當中。其中,電視方面銷量第一的是華為;洗衣機方面銷量位于前列的有CANDY,還有INDESIT、ARISTON等和海爾合作密切的國際品牌,同時也有伊萊克斯;在俄羅斯人飲食當中常用的微波爐,銷量靠前的就有格蘭仕、CANDY和BBK(步步高)……
作為中國北方的鄰居,中國家電廠商一直有在俄羅斯市場布局。目前,俄羅斯市場家電商品緊缺,同時由于俄羅斯經濟結構嚴重失衡,重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80%,導致家電等日用品供應不足,而且,對中國出口商更利好的是,俄羅斯電商市場準入門檻不高,對大部分中小賣家而言,省下來的成本可以用于優化產品或擴大營銷,這對于中國家電廠商是一個出口好時機。
可能會面臨哪些困難?
不過,中國家電廠商要在俄羅斯做生意,同樣也需要面臨一些困難。首當其沖的就是盧布匯率問題,因為家電產品本身利潤都不高,需要規模化才能帶來足夠的利潤,然而由于國際大宗商品漲價原材料漲價等,加上盧布匯率下跌導致利潤極低甚至虧損。因為受到制裁銀行無法付款,一些款項沒法收到影響到收入,好在中國與俄羅斯可以通過使用人民幣結算,相信能解決不少問題。
此外,一些俄羅斯文化中的習慣也會對中國家電在俄羅斯市場的推廣造成困難。例如,俄羅斯人特別重視技術的具體細節,索要的東西也包羅萬象。如詳細的車間設計圖紙、零件清單、設備裝配圖紙、原材料證明書、化學藥品和各種試劑、各種產品的技術說明、維修指南等等。與俄羅斯人進行洽商時,要有充分的準備,可能要就產品的技術問題進行反復、大量的磋商。另外,為了能及時準確地對技術瓿進行闡述,在談判中要配置技術方面的專家。

還有值得擔憂的一點是,俄羅斯人的消費水平目前雖然在回升,但是并未回復到2014年俄羅斯金融危機前的水平,而這次俄烏沖突的制裁比2014年要嚴重得多,各大品牌已經停止出貨俄羅斯,雖然俄羅斯經濟總量甚至不廣東省,但2021年俄羅斯人均GDP其實和中國差不多都是12000多美元,考慮到俄羅斯人口大概是中國的1/10,家電的消費力看著其實還行,但在盧布匯率下跌后消費力可能會進一步下跌。
對比一下中俄的網購數據可得知,2021年俄羅斯電商市場規模預估約為330億美元左右,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2021年網上零售額為130884億元(折合約2萬億美元)。考慮到俄羅斯人口大約是中國的1/10,這人均消費力只能說潛力值得期待。
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中國家電出口俄羅斯市場面臨種種困難,但是家電廠商可以把目光放長遠一些:由于俄羅斯和東歐關系十分緊密,一旦取得更多俄羅斯消費者信任,也會一定程度影響東歐的消費觀念,從而提升東歐市場的占有率。中國的家電產品與別國的產品相比價格低、質量好,有著較高的競爭力,加上俄羅斯市場準入門檻不高,市場潛力巨大。正所謂有危就有機,回想此前的金融危機、疫情危機下不少中國品牌都把握了發展機會,所以這一次也要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