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在全球資本市場頭上的利劍終于落下,北京時間3月17日凌晨,美聯儲宣布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點至0.25-0.5%。

靴子落地
據了解,2020年3月,為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經濟的沖擊,美聯儲將利率區間設定在0%-0.25%之間,通過低利率降低借貸成本以刺激經濟。然而,隨著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實施,大量美元流入市場,疊加疫情停工的影響,全球出現通脹現象,其中原材料價格出現大幅上漲,通脹水平也一路提升至美國不得不出手應對的情況。
此前美聯儲和白宮官員曾經多次表態,通脹具有“暫時性”,但現實證明這種說法是一種誤判。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8%,同比上漲7.9%,創下自1982年1月以來同比最大漲幅。
另一方面,此前有預測稱美國通脹可能在3月見頂,但俄烏沖突導致運輸線受阻,全球出現物流不暢的狀況,再加上制裁和反制裁導致全球貿易受限,供應下降,同時全球供應鏈受疫情影響尚未完全恢復,最終共同作用之下,美國通脹見頂的時間將大大延后。因此,美國需要快速進入加息周期以降低通脹。
此外,美聯儲最新發布的點陣圖顯示,大部分決策者預計到今年年底聯邦基金利率將至少升至1.875%,到2023年底時升至2.75%,并在2024年期間維持不變。這意味著2022年內美聯儲還將加息6次。另外委員普遍預期2023年的利率中樞預期在2.8%,即2023年再加息3-4次,整個加息周期共加息250bps左右;同時,普遍預期2023年將結束加息,2024年利率穩定不變。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還在利率決議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聯儲最快可能在5月份宣布開始縮表,資產負債表框架將與上一次相似,速度將比上次更快。
對家電業有何影響?
美元作為國際結算貨幣,美國的貨幣政策不僅影響美國當地的經濟狀況,同時也將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比如在疫情期間,美國實行量化寬松政策,向全球輸出美元,導致全球出現通脹,其中在美元增多的情況下,原材料在疫情影響下供應緊張,出現價格拉升的情況,而成為了美國資本的投機目標,雙重因素的影響下,原材料價格一路走高。
在美聯儲加息的影響下,大部分大宗商品以美元定價,故當加息引起美元走強時大宗商品價格承壓,資源型國家受到壓制。同時,由于強美元導致的非美元貨幣貶值,引起非美元國家物價上漲,易造成輸入型通脹。此外,非美元貨幣貶值還會降低其出口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提高進口商品或服務的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場對2022年美國市場出現滯漲的預期較強,美國居民消費前景堪憂。2022年實際GDP同比增速彭博一致預期為3.6%,近期高盛將預期進一步調整至3.2%,相較2021年全年GDP同比5.7%,2022年增速預期大幅放緩,而美聯儲更是在此次議息會議中將2022年GDP增速由4%下調至2.8%。同時,亞特蘭大聯儲Q1GDP環比增速預測值為0.5%。
自2021年起,由于居民通脹預期走高,同時高通脹帶來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長大幅放緩,消費者信心指數已有大幅下滑。而目前受俄烏沖擊帶來的原油價格暴漲影響,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進一步回落,居民消費增長前景堪憂。這意味著,對美國的出口將會出現惡化。
從中國的角度來看,美聯儲加息,在中美貨幣政策分化背景下,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的快速貶值以及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資金外流,可能成為中國央行考慮貨幣政策寬松節奏的重要因素。同時,目前中國正在引導市場利率走低,房貸利率也在下降,一批呵護樓市的政策正在出臺。財政部表示,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這意味著房產稅的實施將會延后,國內樓市回暖顯而易見。
綜上來看,對于家電業來說,美聯儲加息并未對原材料價格出現較大影響,再加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回落,原材料成本將繼續承壓。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下跌盡管有利于降低商品價格,提升中國產品的競爭力,但美國市場消費前景堪憂,家電出口可能不會有太大改善。不過國內可能會以寬松的貨幣政策應對美聯儲加息,同時疊加對房地產市場的呵護政策,這意味著內需市場的消費需求將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