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目前的中國來說,創新已經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這不僅體現在各領域企業積極創新的勢頭上,更表現在國家對于創新事業、創新型企業的高度重視上。鼓勵創新、激勵創新,正讓這種動力源源不斷。
在2月21日舉行的“科創中國”年度會議上,2021“科創中國”系列榜單頒獎儀式拉開帷幕。其中,海爾智家旗下青島海爾智能技術研發有限公司及海爾HOPE開放創新平臺,分別登上“科創中心”新銳企業榜和產學研融通組織榜,且均為行業唯一。
而重點是,此次連登兩榜的海爾智家,還是行業里在科技創新方面收獲國家認證最多的企業。這不由讓人發問:到底是憑啥?

(2021“科創中國”新銳企業榜單)
不止連登兩榜,海爾智家還是獲國家認證最多企業
如果說科技創新是國家發展的核心戰略之一,那么“科創中國”系列榜單則可說是科技創新領域的重要榮譽之一。作為中國科協打造的科技經濟融合服務品牌,科創中國致力于促進產學研融合,而“科創中國”系列榜單則是其鼓勵、激勵國內科技創新頭部品牌的重要方式,是科創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風向標。
該榜單評選方式極為嚴謹復雜,對企業而言上榜難度頗高。如2021“科創中國”新銳企業榜,選拔的都是以科技創新或商業模式創新為支撐,對地方有突出貢獻、市場認可度高且潛力大的科技企業;產學研融通組織榜的評選則更加看重產學研融通方式、模式創新、生態構建成效,上榜組織必須對重點城市工作做出突出貢獻。
因此,能夠登上“科技中國”系列榜單的企業,無一不是各領域引領科技創新發展的佼佼者。此次,海爾智家連登兩榜,這里面的含金量及難度更是不言而喻。而這也再次印證了,國家乃至國際對海爾智家的科技創新模式、貢獻及成果持高度肯定。
數據足以說明這點:在國家認證方面,海爾智家累計拿到行業最多的16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牽頭了家電制造領域唯一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專利方面,其累計獲得10項中國專利金獎、達成了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榜6連冠;標準方面,海爾智家累計主導和參與國際標準數量達到行業最多的82項,也是全球唯一同時進入IEC CB和IEC MSB兩大最高管理機構的企業……目前,海爾智家在專利、標準、國家認可、工業設計等方面均已做到行業第一。
海爾智家憑啥能在科技創新各方面做到行業第一?
很多人一提起海爾智家,可能首先會想到好質量、好服務。但其實,在他身上更亮眼的標簽是“科技創新”。這些年來,海爾智家一直在用科技創新引領著行業的變革、趨勢,以“科技型企業”的身份立足于全球舞臺,牢牢掌握行業話語權。
憑什么?擁有高效且高產的平臺是其立身之本。借用海爾智家副總裁、全球超前研發總經理王曄的話說:“我們歷來重視研發,以用戶為中心,持續突破創新,建有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在內的20多個國家級科創平臺。”
早在2009年,海爾智家就開始通過HOPE開放創新平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與產業融合。像與中國制冷學會成立的聯合創新中心,就共計解決了行業的30多項難題:就說“可變分流技術”,通過引入通斷閥讓空調制冷、制熱都能達到最佳狀態,這一來就能讓空調能效比提升10%,達到行業最高能效。從環保角度說,若按年產400萬套算,該技術1年就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8萬噸。

(2021“科創中國”產學研融通組織榜)
當然,除了平臺,海爾智家在研發模式上也是一直與時俱進。面對如今多變、個性化的用戶需求,海爾智家升級搭建了無限體驗研發模式,基于10+N研發體系來調動全球研發資源,一起圍繞用戶需求進行針對性創新、升級。而為了保證海爾智家的科技創新力度、效率和領先優勢,王曄還在會上表示:“今年1月集團已宣布成立科學與技術委員會,將在三年內投入600億,讓科技創新成為新發展引擎。”
當科技創新成為國內經濟發展主旋律,企業也自然而然承擔起排頭兵的重要作用。而值得期待的是,在以海爾智家為代表的創新企業示范和帶動下,我國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上面臨的產學研溝通渠道不暢、專業化程度低、商業模式不成熟等問題正逐步消殆,前景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