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歐洲杯八分之一淘汰賽,于6月27日凌晨0點正式打響。與小組賽刷屏的“買電視選u7”的直白表述不同,6月27日,海信激光電視第一次出現在歐洲杯賽場,用的是英文圍擋:100’’ LASER TV。

這樣略顯“低調”的歐洲杯“首秀”,釋放了哪些信息?
首先,這是一次激光電視品類的強勢曝光,100英寸的超大屏差異化賣點借助淘汰賽的高關注度,向全球消費者進行了飽和式攻擊。
其次,海信激光電視的亮相不禁讓筆者想起剛剛落幕的2021世界顯示產業大會上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激光電視產業分會會長高玉嶺的一個觀點:“下一個七年,激光電視將進入全球普及新階段,中國企業將在全球普及激光電視的過程中開啟新的征程。”
從當下行業的現狀來看,這是必然趨勢。市場萎縮,銷量下滑,人氣低迷,就在中國家電業整體陷入疲態的困頓時刻,尋求新的市場增長點成了當下家電巨頭們最為急迫的任務。
在彩電業中,激光電視逆勢上揚。索尼、三星、海信、LG、長虹、光峰、小米、極米等家電企業“蜂擁”而至。人們不禁要問,激光電視因何能逆勢上揚?激光電視因何能吸引如此多的行業巨頭紛至沓來?
吸引力來自于逆勢上漲的銷量
市場是產品好壞最真實的檢驗官,數據是消費者認可度最直接的體現。
電視整體市場雖然低迷,出現微幅下滑,但是激光電視市場依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根據洛圖科技《2021中國激光電視發展報告》,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激光電視出貨4.7萬臺,同比增長54%,比2019年第一季度增長21%。
在全球激光電視領軍者海信的帶領下,激光顯示成為新的風口。4月,惠普發布了4個系列7款投影新品,涉及便攜智能投影和激光電視兩大類;索尼在中國推出VPL-VW898激光4K投影機。今年3月,主營激光產品的極米科技在上交所上市,股價至今已經超過700多元,成為科技板塊的龍頭。跡象表明,進入2021年以來,激光顯示技術成為新的風口。家電科技巨頭們涌入以及投資者的積極追捧,其背后就是激光顯示高成長性的無窮魅力。
目前,除海信、長虹、光峰、小米、極米等本土企業積極布局外,三星、索尼、LG等企業也先后加碼激光顯示,越來越多的國際玩家加入到激光顯示行業中來。

“在海外市場,激光電視自2020年6月份以來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截至2020年底累計銷量同比增長326%。”6月3日,海信視像科技副總裁、海信激光顯示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偉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2021年第一季度,海信激光電視再次迎來高速增長,海外銷量同比漲幅超9倍,激光電視正在成為海外大屏消費新寵。
據悉,2020年以來,海信海外激光業務拓展在美國、澳洲、南非、迪拜、法國等重點市場均實現突破。在美國與AMAZON, BBY.COM等大型渠道及專業影音渠道合作,在澳洲與當地高端連鎖渠道JIBI HiFi達成激光電視推廣戰略合作協議,在法國與高端連鎖渠道Boulanger等合作并成功進駐高端專業影音渠道Cobra。
技術突破給未來市場帶來信心
激光電視市場逆勢大漲一方面是均價快速下降的刺激,另一方面是技術革新、消費升級的推動。
過去五、六年來,以海信為代表的廠商通過技術創新持續推動激光電視價格下探,使激光電視均價降至2萬元以內,激起消費者強烈的購買欲。今年第一季度,售價在1-2萬元的激光電視進一步普及,占比達到69.9%,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搶購。
激光電視技術經過20多年的積累與沉淀,更高更新的前沿技術助力激光電視的快速普及。
2018年底成立的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激光電視產業分會,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產業上下游企業加入。據悉,目前我國在激光顯示專利申請數量、整機制造能力,以及激光電視市場規模等方面,均處于全球市場領先地位,海信、長虹、光峰科技等龍頭企業還帶動了激光光源、成像芯片、鏡頭、屏幕等激光顯示產業鏈關鍵部件的國產化進程。推動上游核心部品發展、建立產業鏈上下游聯合發展機制已經被確立為激光顯示分會在2021年度的重要工作目標。
“卷曲屏激光電視是全新的產品形態,技術含量高,海信已經進行了扎實的驗證、檢測。”王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年年內將實現卷曲屏激光電視上市。

在“大屏即正義”的時代,占用更小的空間獲得更大的屏幕是所有顯示企業的追求。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卷曲屏激光電視上市意味著激光電視在不斷接近色彩終極的同時,在形態上也率先向未來顯示邁進了一大步。
作為激光顯示國際標準工作組召集人,近年海信一直致力于推動激光電視的發展,7年完成了5次產品迭代,全面覆蓋75至150英寸的大屏和超大屏市場。截至2021年4月,海信在激光顯示領域已累計申請國內外專利1366項,授權531項,其中國外專利授權55項。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激光電視在以海信為代表的技術實力派牽引下,以開放、包容、共進的心胸,攜手中外家電巨頭共同推動激光電視產業走向更高更強的明天,在這種爆發的態勢下,2021年,非常有可能成為激光電視全球化進程提速的元年,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