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與中國家電產業的發展成熟相伴的,則是中國家電品牌的不斷崛起,最新《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中,海爾、格力、美的、長虹、海信等企業上榜即是最好的印證。不過,空氣炸鍋質量不合格被通報,電熱水壺產品缺陷被召回,仍然暴露出產業的痼疾。此外,發改委例行發布會稱,鋼材、銅等價格已回落,或讓成本壓力陡增的家電企業們松了一口氣。
本周家電企業們最核心的關鍵詞有兩個:一是股權激勵,二是標準制勝。前者有格力電器面向1.2萬員工可半價持股,認購30億的計劃;海爾智家核心員工7.98億元持股方案、TCL科技計劃7億元回購計劃用于員工持股和股權激勵和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8億的股票增持。后者分別為海爾智家主導立項設備配網等3個新標準;美的空調起草行業用戶交互界面設計系列團體標準;長虹牽頭“區塊鏈+物聯網安全”國際標準,都在搶占智能家居行業賽道的話語權。
中外家電企業的自我突破也在持續:卡薩帝換道場景品牌,落地三翼鳥智慧場景;海信多品牌多品類借道歐洲杯打開終端市場的營銷新局面。日韓品牌也在不斷進行戰略調整:LG在索尼之后推出83英寸OLED電視,夯實高端地位;松下賣完特斯拉股票準備新的戰略投資。顯然,面向市場和需求的不斷變化,不管是產業風口、競爭態勢,還是品牌格局,讓家電產業都充滿變數和機會。
大宗商品市場炒作降溫,家電價格能挺住嗎?
國家發改委召開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針對近幾個月來,鋼鐵、鐵礦石等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漲幅超出恢復性上漲的合理范圍情況,發改委已會同有關部門多措并舉。目前,市場投機炒作開始降溫,部分大宗商品,比如鐵礦石、鋼材、銅等商品價格出現不同程度回落。
此前,大宗商品等原材料的持續上漲,讓企業成本壓力陡增,也不可避免地傳導到終端零售市場。上半年,不少家電企業進行了多輪的漲價策略,這也一定程度造成低價戰無法持續、消費需求低迷,倒逼企業和產業加快高端轉型。如今,即便是大宗原材料價格出現回落,對于家電產業來說,穩住價格、提升價值、激活消費,才是重中之重。
空氣炸鍋“紅”了很任性,電熱水壺被召回
長春市消協40款空氣炸鍋產品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有22款樣品標識了額定容積,但9款樣品實際容積與標稱的額定容積偏差較大,其中標稱品牌為“德爾瑪”的實際容積不足60%,尚朋堂、摩卡等也偏低;還有4款樣品待機功率超過標準規定值。上海市場監管局則發布召回部分華生牌電熱水壺的公告。
傳統小家電的產品質量問題仍然無法根治,新興品類小家電尤其“網紅”品類更是任性且隨意。以空氣炸鍋來說,數據顯示,空氣炸鍋需求量在2016年僅為74.39萬臺,到2020年一躍達到1638.1萬臺。在小家電市場爆發的2020年,企業注冊量也出現井噴,產品銷量更是大漲。但是,依靠過度營銷、網紅炒作帶來的風口畢竟無法長久。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探索功能集成,提高用戶使用頻率,才是小家電發展的當務之急。
中國最具價值品牌發布:海爾領銜多品牌上榜
由世界品牌實驗室主辦的第十八屆“世界品牌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2021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其中海爾以4575.29億元的品牌價值排在第三位,全面領跑家電行業。且海爾品牌體系下,卡薩帝、三翼鳥分別以首個家電高端品牌、首個場景品牌上榜。
中國家電品牌多年發展中,早已成為制造業的代言,最具價值品牌也是其印證。除海爾外,進入榜單前百強的品牌還包括格力、長虹、美的、海信傳統家電品牌。此外,蘇寧、華為和小米也在百強榜之列。加上家電高端品牌、場景品牌的入選,不但豐富了產業業態,也意味著中國家電產業話語權不斷提升。
格力電器拋30億員工持股,誰是最大受益者?
格力電器近日拋出一份被稱為“年內最壕”的員工持股計劃:擬推出總價值30億元的股票激勵,參與者包括董事、監事、中層干部、核心員工等1.2萬人。本次股票購買價格為27.68元/股,僅相當于此前格力電器回購股份均價的50%。董明珠擬認購3000萬股,占員工持股計劃的27.68%。
1.2萬員工5折買股票的公告一出,再度將格力電器推上風口浪尖。在不久前,董明珠自媒體稱,格力第一批3000多套員工住房即將交付,隨著格力電器的建設,每一個人都將擁有一套房。又分房又分股票,顯然是格力電器對員工激勵的方式,但資本市場卻不怎么買賬。發布員工持股計劃后,格力電器開盤大跌,市值蒸發154.6億元。
TCL海爾智家推員工持股,何享健8億增持美的
美的集團公告,6月3日至6月22日,控股股東美的控股一致行動人何享健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增持公司股份107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15%,增持股份金額為8億元。本次增持后,何享健持有公司股份2829.7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40%。截至目前,已完成增持計劃最低金額。
海爾智家2020年度股東大會則通過A股、H股核心員工共7.98億元的持股計劃(2021年-2025年)。其中參與2021年A股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總額為7.08億元,確定的參與員工共1599人。2021年H股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總額為9000萬元,參與員工35人。希望完善公司治理機制,通過員工與公司利益的捆綁,促進海爾智家利潤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TCL科技發布公告,宣布回購總金額預計6-7億元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同日TCL科技還發布2021-2023員工持股計劃(第一期),計劃面向中高層管理人員和優秀核心骨干員工,覆蓋約3600人。本期持股計劃設置的公司關鍵業績指標為:2021年歸母凈利潤較2020年增長率及2020年歸母凈利潤較2019年增長率平均不低于30%。
海爾主導智能家居標準,卡薩帝換道場景品牌
智能家居互聯互通聯合工作組(CHEAA/CCSA JWG1)第三次會議和中國家電協會智能家電互聯互通工作組2021年度第四次標準討論會召開。海爾智家主導2項智能家居標準立項和1項標準征求意見稿,意在通過統一設備配網技術和身份驗證等環節的標準,解決智能家居產品跨品牌聯通問題,讓用戶輕松享受智慧家庭美好生活。
如果說標準是智能家居發展的基礎,那么落地場景方案就是智能家居進入千家萬戶的“最后一公里”。除了標準發力,海爾智家還發布旗下高端子品牌卡薩帝新戰略,在主題為“新·征途,愛·不凡”的卡薩帝思享薈上,發布銀河套系,并正式開啟卡薩帝從高端品牌換道場景品牌的新征程。這也意味著,三翼鳥場景品牌開始在卡薩帝落地,以智慧家庭場景化的解決方案持續引領。
美的空調主筆起草新標準,瞄準用戶交互體驗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和中國質量檢驗協會主導的《空調用戶交互界面設計指南》和《空調用戶交互界面設計指南-語音交互》兩項團體標準啟動會暨第一次討論會于線上召開。一系列5大團體標準由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主筆起草,會上針對空調交互、界面設計以及語音交互,展開了深入解讀分析。
當用戶品質生活的需求不斷提升時,人與家電產品的交互也越來越多,而交互方式大多是通過家電產品的界面實現的。因此,美的空調聯合中家院的此次系列標準起草,目標就是優化空調器產品用戶使用體驗。此前,美的空調已主導或參與27份智能類相關標準,新標準顯然將打造更人性化、更智能化的舒適體驗。
長虹主導區塊鏈物聯網安全標準:賦能智慧家庭
由IEEESA(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標準協會)組織的全球標準立項會在線上召開。由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牽頭提交的《基于區塊鏈的物聯網零信任框架標準》正式立項,這也是全球首個“區塊鏈+物聯網安全”國際標準。而由家電企業牽頭,也尚屬首例。
物聯網正迎來發展風口,但其存在很大的安全性缺陷。基于區塊鏈的安全標準,將為物聯網生態提供信任基礎,促使區塊鏈技術在工業互聯網、智慧家庭、智慧健康、智慧城市等主要場景的應用落地。尤其是家電企業結合數字化轉型,正全面布局物聯網應用,長虹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隨著新標準落地,不但大幅提升長虹競爭力,也將加快推動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
海信公布歐洲杯首輪戰績,品牌全球影響力躍升
歐洲杯小組賽落幕,官方贊助商海信公布首輪成績單:海信U7電視在國內全渠道銷量同比增長近三成,在歐洲5大市場(英法德意西),海信U7及U8系列電視累計銷售額同比增長205.4%;激光電視全渠道銷量同比增長26%。在75+、85+尺寸的高端線下市場,海信均居行業第一。
此外,海信新風空調線下銷量同比增長137.5%,海信真空冰箱系列線下銷量同比增長69%,容聲冰箱冠軍產品-WILL系列線下銷量同比增長169%。可以說,通過將歐洲杯IP與海信全球市場營銷活動深度綁定,以聲量拉動銷量,實現品銷合一,尤其是冠軍系列的帶動效應顯現,也將海信品牌在全球帶到了新的高度。
索尼后LG推83吋OLED電視:謀求高端破局
LG電子表示,推出首款83英寸(對角線長度約211厘米)OLED電視本月將從韓國、美國開始陸續登陸全球市場。這是4K分辨率(3840×2160)OLED電視中尺寸最大的產品。LG在韓上市的70英寸以上OLED電視也由去年的7款增至11款。此前,索尼已經在中國市場上市了83英寸OLED電視,并且以極高的性價比優勢謀求市場放量上漲。
一邊是全球范圍內,超大尺寸電視需求正不斷上升;另一邊是OLED電視市場的繼續增長。憑借在OLED領域的領先地位,2020年LG電視部門營業利潤較前一年增長23%。數據顯示,LG今年第一季的OLED電視出貨量為79.2萬臺,較去年同期增長116%。而持續突圍OLED的大尺寸電視,是LG夯實高端的必經之路,也將為其打開更大的空間。
松下賣掉所有特斯拉股票:轉向戰略投資
目前松下已經賣掉其持有的美國特斯拉公司全部股份。2009年,松下首次與特斯拉簽訂電池供貨協議,2010年為強化合作關系,松下對剛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特斯拉進行了投資,目的是擴大車載電池業務。特斯拉股票從2020年春季開始暴漲,松下如果在高位時售出,收益將達到數千億日元。
雖然賣掉所有特斯拉股票,但松下與其供貨合作關系不變。不過,特斯拉開始開發自己的電池后,松下將不再是其唯一的電池來源,必須從戰略上減少對特斯拉的依賴。變現的股票,也能滿足松下戰略投資下不斷擴大的資金需求。據了解,這些資金將用于收購美國軟件企業BlueYonder等。此外,松下還將繼續對車載電池進行增產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