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新事物、新業態都是在質疑的伴隨下落地生根。就像傳統手機廠商第一次看到iPhone時,沒人相信這會是行業新世代的開端;以一己之力改變電動汽車行業的特斯拉,在初期也飽受量產質疑。
同理,當傳統家電專賣店第一次見到三翼鳥海爾智家望京店,內心活動恐怕是:裝的像個“樣板間”,一排排產品墻也沒了,消費者怎么選?洗衣機前面還有跑步機、冰箱旁邊有個垃圾桶,這不是自己花錢給別人帶貨?
正如蘋果、特斯拉最終用銷量讓質疑者噤聲,海爾智家也以同樣的方式做出回應:6月22日,三翼鳥海爾智家望京店開業剛滿1個月,銷售業績已近3000萬。
可能這3000萬銷售額對海爾智家這種體量的品牌來說并不多,但你要知道,像這樣的店他在全國已經有超過1000家。
海爾智家是如何做到的?

三個樓層,三個主題,三個顛覆
這幾年,關于行業創新觸頂、線下門店式微的悲觀論調層出不窮??芍刭Y產、高庫存、粗放式經營的家電專賣店的未來到底在哪?
其實海爾智家在2019年就通過首家體驗中心001的落成給出答案,但行業并不理解。緊接著,2020年黑天鵝過境帶來終極大考:整個行業線下店叫苦不迭,而這家體驗中心001卻交出了年均24.1萬元客單價的答卷。
如今,三翼鳥海爾智家望京店又創造了單月近3000萬的銷售業績。憑什么?
其實走進這一幢三層建筑,就會發現這里每一層都有著不同的“主題”。而海爾智家連續創造“市場奇觀”的秘密,也將跟隨你的腳步層層揭曉。
第一層,你會發現海爾智家不再賣家電而是賣場景。這里區別于傳統專賣店冰箱、空調、洗衣機等產品的“大通鋪”展示,而是以智慧廚房、智慧臥室等場景模擬真實的生活體驗。優勢在哪?舉個例子,一般來買冰箱的人還會買其他廚電才能裝好廚房,以前需要各家店挑選,而在這里可以直接體驗、一次買齊,還能保證方案聯通性和智慧性,看到的是什么樣買回家就是什么樣。
第二層,你會發現這里不只有海爾智家產品,而是家裝、家居品牌“大團圓”。包括一線主材、輔材、軟裝等領域35個生態方品牌,能涵蓋從裝修到入住的全流程需求。這里不再只是智能家居用戶專屬“打卡地”,新房裝修、老房改造用戶,也都能得到從前期設計、中期施工、后期家電家居一體化配套的打包服務。

第三層,則體現了海爾智家對用戶個性化需求的重視。這里是全案設計師的集合區,負責滿足每一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打破過去專賣店“有什么就買什么”的服務模式,而是變成“你想要啥就提供啥”。比如家里有寶媽可以配套母嬰用品、甚至寵物都能定制專屬萌寵陽臺場景,讓所有家庭都能把生活過成理想中的樣子。
作為海爾智家體系內首家全屋家電、全屋整裝和全屋定制集成店,每位消費者都能在這里輕松實現“智慧家、新居住”的全新生活方式。
實際上,單店月均近3000萬的銷售業績其實對海爾智家來說不算稀奇。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海爾智家體驗中心001在全國已建成1000余家,三翼鳥整體客單均價突破22萬元。
前臺升級、后臺融合、中臺協作
“有理論解釋這個創新為什么會變得更好,才是預測未來發展的分水嶺。”
同理,所有人都看到海爾智家的改變和創新,卻很少有人清楚,這背后到底是處于怎樣的戰略考量??此浦皇呛唵蔚膱鼍吧墶⑵髽I合作、環節打通,可為什么只有海爾智家真正落到了實處?
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華麗的上層建筑之下,是海爾智家前臺、后臺中臺的全端布局支撐。
前臺就是場景替代產品,全面升級用戶的生活體驗感。2020年海爾智家發布了首個場景品牌三翼鳥,為什么?海爾智家總裁李華剛曾說過:“時代的用戶不再需要一臺臺家電,而是完整、便捷的智慧場景。”海爾智家本身擁有豐富的智慧網器優勢,借由“智家大腦”讓智慧家庭真正變得聰明貼心,比如空調在你洗完澡會詢問需不需要升溫、洗衣機會提醒今天有雨建議室內晾曬等,在體驗上達到行業領先。

后臺就是生態復蓋行業,以資源融合保障場景體驗完整性和豐富性。“有的技術發展,必須要等待一個革命性創新才能實現”,而對海爾智家來說“生態”就是這個革命性創新。因為生活中不全是智能網器,海爾智家技術再好也不可能生產柴米油鹽、櫥柜衛浴,但他可以打通這些生態方合作。比如用戶想裝修就能一站式包圓、用戶要買菜就能冰箱下單,把一切用戶所需全部集中起來“隨用隨取”,保障用戶體驗的完整性和豐富性。目前海爾智家已建立起行業最大智慧家庭場景生態。
中臺,也就是通過體驗云平臺讓用戶需求能及時得到滿足、讓場景體驗持續迭代。過去,消費者、企業和合作方互成孤島,信息不對稱等讓用戶痛點的解決存在“延遲”。而通過布局體驗云平臺,海爾智家把自身、用戶和生態方連接起來,實時交互,用戶有問題隨時提、生態方和企業可以及時協作產出解決方案,再通過云端更新場景服務,讓用戶的智慧生活能持續升級、永不過時。
創新,就是創造性地破壞。全面轉型場景生態品牌的海爾智家,用場景顛覆了傳統的單品銷售、用生態打破了跨界合作的壁壘、用定制化重構了固有的消費邏輯。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對自身的率先顛覆之上。
這也正應了那句話,要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