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互聯網時代到物聯網時代,行業對“新物種”的探索從未止步,但真正實驗成功的卻屈指可數。然而最近,在海爾智家發布的2021年三季報中,三翼鳥的表現讓人意外:剛剛發布一年多的三翼鳥,成為了拉動海爾智家營收、利潤雙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
新物種三翼鳥是怎么做到的?眾多行業大咖對其進行了深入剖析。11月2日,在主題為“大重構與新競合”的2021《哈佛商業評論》中國年會上,場景實驗室創始人、新物種實驗計劃發起人吳聲在其《新物種時代的場景戰略》演講中,將海爾智家場景品牌三翼鳥作為智能家居領域新物種創新成果范本進行了分享。在行業都紛紛孵化新物種的情勢下,為何吳聲認為三翼鳥是新物種的范本?關鍵原因在于兩方面,一是其用具體的場景,服務于人的需求;二是其消融了行業邊界,以生態共創共贏。

大重構:用具體的場景,服務于人的需求
物聯網時代下,什么是場景?或者說,場景到底該是個什么樣子?吳聲認為,“場景不應是虛擬的,也不應是企業靠技術拼湊起來提供給用戶的一個‘產品’。它應是具體的,以滿足用戶需求為目的”。因此,吳聲用八個字給出了精確定位:“具體場景,技術驅動”。
的確,三翼鳥自誕生以來所做的,就是憑借獨有的集家電、家居、家裝、家生活一體化服務能力,來跳脫出行業“我提供、你來選”的局限,基于用戶的具體衣食住娛需求主動定制。比如你熱愛運動卻懶于家務,陽臺不僅可以健身,濕透的衣物也能隨時丟進洗衣機干衣機組合,一會的功夫就能穿上透干的衣物;再比如你熱衷美食卻不會做飯,廚房不僅可以根據你的身體指數推薦食譜,且像北京烤鴨這樣的大師菜也能一鍵烹飪,輕松吃上。

正如吳聲曾講過,“人從來就不是品牌的私域,人是具體、真實、獨特的場景、情緒和身份。數字化商業更應該有人的溫度,只有數字化的溫度才可以對抗熵增的世界。”據統計,三翼鳥平臺自8月上線以來,場景用戶日活增福達到300%、網器日活增幅212%,服務家庭數量達到了3600+。
三翼鳥之所以能成為拉動海爾智家高增的關鍵因素,是因為它區隔于行業大多數聚焦的單品拼湊、電器聯網,而是將用戶需求作為軸心點,所有的高端網器和解決方案都能作為衣食住娛里的一部分,不斷打亂、重組,根據用戶需要形成具體的場景從而更好地服務用戶。
新競合:消融行業邊界,以生態共創共贏
縱觀如今整個市場現狀,能夠做智能家居的,往往無法提供定制。而能夠定制的,卻不能幫你打造一個智慧的家。如何破局?吳聲用“底層基建”這樣的一個概念指出,選擇是誰及選擇和誰,是品牌不斷整合生態資源、創造全場景生命周期服務的關鍵。
而三翼鳥所做的是囊括家裝、服裝、飲食等各行業領域的生態資源,所聚焦的目標就是圍繞一個理想家,協同各行業來滿足用戶家電、家裝家居、家生活的每一個環節。無論是從前期設計施工,還是到后期安裝售后,三翼鳥通過一個項目經理作為“指揮者”,全程為用戶解決問題。迄今為止,三翼鳥平臺共迭代智慧場景1000+,聚集了家居生態方1000+、設計師2萬+、家裝公司1000+,共擁有2萬+組件,提供包括200多種服務。
那么,這樣的生態探索有沒有用?能不能切實給用戶帶來利好?以鄭州楊女士為例,以前家里的老廚房櫥柜破舊、動線規劃不科學、收納空間不足。在經過三翼鳥團隊7天煥新后,新廚房不僅整潔明亮、動線合理,且在做飯上更讓楊女士變得更省心、安心,平時親朋好友來訪當家下廚不再手忙腳亂,成為了家里的“第二社交空間”。
當然,這還只是三翼鳥用戶的其中一個案例。目前,三翼鳥體驗中心001遍布全球,僅在今年1月到9月全國就擴建了473家門店,海外更是建成800家體驗中心。正如吳聲所闡述的“目的地新物種”觀點一樣,“打卡目的地”難逃過氣網紅宿命,“消費目的地”卻可以在品類創新、內容持續和場景迭代中,不斷和用戶形成新聯系。而三翼鳥體驗中心恰恰做到,基于沉浸式衣食住娛場景體驗,讓“智慧家 新居住”涌入用戶心智,更走進千萬用戶家庭。
海爾智家用場景品牌三翼鳥,做出了“新物種”的成功實驗,創造了繼海外創牌、卡薩帝后的又一個“新增長曲線”。由此可見品牌的發展,不僅僅是與時代同頻的迭新過程,更是與用戶認知共同進化的漫長旅程。況且,三翼鳥的羽翼還在日益豐滿,未來還能飛多高,我們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