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監管部門關于互聯網資本反壟斷的行動“加碼”,阿里頻頻被約談被調查,這顯示出國家整治互聯網資本不正當競爭的決心。在未來,這一持續的反壟斷監管將會對當下如日中天的電商巨頭們產生巨大的影響。

影響一:電商“補貼”將被規范,雙線價格差將縮小
對于電商平臺的“攻城略地”,很多實體店老板最為無奈的是自己所售賣產品在價格上的劣勢。大家認為,實體店市場之所以“退縮”的這樣快,主要原因是電商巨頭同類產品的價格要比自己實體店低很多,所以通過對比價格后很多消費者自然會流向電商。
電商的價格為什么會明顯低于線下實體店的價格?“家電人”認為主要來自于兩方面的作用。一是,電商能利用線上平臺快進快出、節點銷售爆發力強的優勢,與產品供應商去談大單出廠價,或者以定制機的形式獲取廠家的低價貨源;二是電商平臺自己拿錢去補貼,這一類補貼如果與市場均價相差太大,就會嫌涉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從事不正當競爭。
在《反壟斷法》中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有著明確的規定: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或以不公平的低價購買商品、以低于成本價銷售商品、拒絕與交易人交易、限定交易人只能與其交易、對交易人差別對待等。
這就是說,在未來,現在在電商渠道比較流行的大額“補貼”日后也將會被逐步規范。隨著管理層面對線上渠道的嚴格規范,電商渠道的價格優勢將會慢慢失去,線上線下產品價格差將會越來越小。
影響二:價格主導權重歸供應商,線下實力渠道將迎春
自古以來,商道講究順勢而為。現在監管層對當下互聯網巨頭利用自己的資本優勢而左右市場,加大了監管力度。上周監管部門對阿里“二選一”的立案調查對整個電商行業都是一種震懾。這對于之前在強勢電商巨頭面前敢怒不敢言的產品供應商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在今后家電品牌將有底氣對電商巨頭“超低價”要求的回絕。同時,家電品牌廠商也會看到監管層面對于線上與線下渠道的“平衡”大勢,絕不會再冒天下之大不韙聯手與電商平臺搞價格方面的大動作。相對來說,這對于家電實體店市場反轉有了大背景的基礎與趨勢。
但“家電人”在這里要提醒各位家電實體店老板們的是,線下渠道有機會迎來春天,但絕不會是雨露均沾,人人靜坐共享。
現在線下實體店所面臨的最大一個問題是,家電價格將拉平,實體店憑什么贏?
“家電人”認為,電商之所以能夠在不到10年的時間后來者居上,價格優勢只是其中一方面,電商其能夠打破購物空間、時間和環境的限制,物品的多樣化、全球化,交易的便捷化、透明化,能滿足消費者隨時隨地都能下單的即時消費需求。這些都是吸引90后以及新生代主力消費者所最為關注的亮點。電商的短板是近幾年由于平臺商戶良莠不齊,商品質量和售后服務保障問題頻頻,影響了電商發展后勁。
再看線下實體店的優勢,享受購物體驗,眼見為實質量有保證,還有就是就近性保障售后服務及時方便。通過線上與線下渠道優劣性的對比,實體店要突圍唯有以己之長克敵之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另外,特別要關注的是現在家電實體店小而散的現狀,在未來實力不濟、資源不足、定力不堅的實體店都將被淘汰,留下來的一定是那些有實力、有人脈、有想法的實體店,這些店面也是家電廠家愿意出資扶持的“利益共享、風雨同擔”的戰略伙伴。
實體店將回暖,你能挺到最后嗎?關注“家電人”進群,全國的家電經銷商都在這里了,你有故事我有酒,大家一起來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