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選5月23日水落石出。
是莫迪連任還是拉胡爾·甘地勝出,一切還不得而知。印度大選對于印度經濟走勢、制造業發展以及科技創新等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無論誰能勝出,他們首要的任務是經濟發展、減少失業率、縮小貧富差距,為印度民眾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我們不去分析最終誰能勝出,試圖梳理大選結束以后,對中國制造業、中國家電業在印度投資的影響。
藍科技在印度民間調研時發現,絕大多數印度民眾認為未來的印度將會越來越開放,但與此同時,印度在很多產業的發展中會制定一些有利本國企業的準入規則。
“印度的開放是有限度、有底線的,不是為了提高經濟發展而無序。在產業發展上,污染較高的產業一定會被印度排斥,因為無論誰能當選,首要問題之一是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在制造業方面,手機制造業可能會出現并購整合,家電制造業則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中國企業來印度投資、環保一定是未來印度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印度著名律師、K&T FORLEX 聯合創始人,曾為很多在印度的消費電子制造企業(包括家電制造業)提供服務的Warun Kumbhar先生接受藍科技采訪時如是說。
生于印度,長于印度,了解印度制造業發展進程的Warun Kumbhar認為,印度大選結束后,對中國制造業可能會有三重利好。
喜的是可能會延續過去的開放政策,尤其是在制造業方面,歡迎中國資本進入印度,在提升印度制造業能力和水平的同時,也能讓中國企業獲取更多的利潤。
當然,印度在開放中可能會對很多產業政策進行調整。一方面是鼓勵本國企業發展制造業,另一方面是為了印度市場整體發展,而不希望任何一個企業形成壟斷。再加上各個邦之間相互的獨立性,因此未來的印度在均衡發展中,可能會有更嚴格的措施對外資進行約束。
在印度,藍科技通過采訪律師、教授、自由職業者、研究員,試圖從他們的角度分析印度大選結束后,對中國家電制造業的影響和存在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