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電子產品市場發展得如火如荼,很多電子產品在短時間內被淘汰,涌現大批回收公司,但大部分公司僅對手機數碼類產品進行回收,對同樣是電子產品的家電類卻不聞不問。為何電子回收這一把火怎么燒,也燒不到家電行業?
目前電子產品回收行業發展狀況可謂是如火朝天,特別是針對手機數碼類產品。據市場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國內每年售出的新手機大約為4億臺,淘汰的手機接近3億臺,回收率不達1%,這個千億級的回收市場涌現出大批的回收公司,即便是爭破頭,也要淌這一渾水。相反,家電類產品的回收卻一直不溫不火,對于家電產品來說,回收,似乎一直都是紙上談兵。
據不完全統計,按照一家一標配的方式計算,我國冰箱的保有量大概為2億臺,電視機大概為6億臺,而洗衣機、空調等大家電保有量也不是小數目,按照正常的更新,家電回收也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可是依小編看,家電類回收遠不如手機數碼類。
小編在各大電商提供的回收平臺上,分別用電視和手機進行估價,看看它們的回收標準和保值率。在大部分電商平臺上,電視和手機的回收標準很接近,基本上只是了解產品的使用情況,但電視產品不會對進行型號細分,而手機則會先選擇型號,再詢價。小編以索尼55吋液晶電視和三星GALAXY S8+為例進行詢價。


從上圖可以看出,兩者的回收價格差別還是很大的。一臺55吋索尼電視市價在4000元以上,即便是昂貴的新機回收,估價也只有500多元,然而一臺推出兩年有多的手機,卻仍有1300元的估價,兩類產品的保值率可謂是“一個天一個地”。而且,大部分電商平臺上,回收的家電產品類別雖然看上去很多,但實際上很多分類回收地區只有北京或者返回指定產品的優惠券的形式回收,所以對于用戶來說非常雞肋。
除了各大電商之外,小編通過查閱家電廠家的官網,發現除了格力以外,在其他廠家官網找不到任何關于家電回收的信息。廠家們只顧生產,不顧回收,私人回收企業無論是實力還是資源方面,是很難運營下去的,家電回收只會一直是個空話。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家庭處理舊家電的方式一般有4種:隨意遺棄、賣給私人廢品站、參與“以舊換新”活動以及通過正規的回收公司進行回收,但通過后面兩種渠道回收的家電少之又少。小編家里之前也賣了一臺舊空調和舊洗衣機,由于家里附近沒有正規的回收公司也沒有碰上“以舊換新”活動,兩臺舊家電都是賣給廢品商販。大部分的舊家電就此流入“地下”,被拆解后售賣其中的零件,而外殼等沒用的部分就遭到遺棄,這樣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還帶來了較大的環境風險。
其實大家都知道舊家電只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經過恰當的處理是完全可以變廢為寶的。舊家電的電路主板含有如金、銅、鋁、鋰等多種金屬材料,這些金屬材料屬于不可再生資源,若不對其進行回收,總有一天將會耗盡。

從全球范圍來看,家電回收并不是一件新鮮事,但就我國與發達國家對比,缺少相關的法律法規來推進和規范家電回收行業的發展。目前迫切的是需要培養有實力的正規回收企業,既能合理地提高回收率,也要努力變廢為寶,提高資源利用率,帶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收。在這個過程中,小編認為家電廠家應該也要意識到家電回收的重要性,依靠自身的實力和影響力起到一個帶頭作用,要承擔起社會的責任,不單做“吸金機器”。
此外,小編認為,從生態、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來說,最關鍵的是形成一套健全的、行之有效、多樣化的回收機制。因為正規的家電回收企業通常來說是不掙錢的,因為人力、運輸成本高昂,缺少國家政策的扶持是不可行的,因為環境保護這應該是一個國家的責任。雖然國家已經出臺了補貼政策和稅務減免,可是遲到的補貼會讓企業“吃不消”。
當然,多樣化的回收方式或者也能促進家電回收的效率。如4月23日,支付寶宣布,通過支付寶中回收類小程序處理舊家電等物品,就能根據不同的回收品類獲得相應的支付寶螞蟻森林能量。這些能量供應虛擬樹長成后,支付寶螞蟻森林和公益合作伙伴,就會在地球上種下一棵真樹,或守護相應面積的保護地,從而培養和激勵用戶的低碳環保行為。這種新型的回收模式,或許也是家電回收行業在“以舊換新”、“互聯網+上門回收”之外的又一發展方向。
在未來幾年時間里,舊家電廢棄量將會逐漸地增多,小編非常期待家電回收行業能在國家政策和廠家們雙管齊下中穩步發展起來,刮起一股持續不衰的“回收風”,將回收市場的熊熊烈火,燒到家電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