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太快”是2018年廚電業內人士深深的感受。縱觀2018年,年初業內還高呼千億在即,轉瞬就被潑了一盆冷水。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廚電市場行業規模相較于2017年同比下降2.7%,行業規模由697億元縮至678億元。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從產業的發展周期來看,傳統廚電行業經歷了幾十年的中高速普及增長之后,正慢慢向“普及+置換”的方向發展。在這一階段,市場競爭加大,行業洗牌加速。
那么,如何突破銷售“圍城” ?或許我們能從巨頭動向身上找到答案。

擴軍備戰 蒸箱打造增長新引擎
為了應對廚電市場增速放緩的困境,業內整合動作頻頻。
如,老板電器控股金帝公司,希望借此擴展集成灶的業務;華帝股份購買中山市華帝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權,有助于華帝股份在凈水器、空氣凈化器領域發展;九陽股份收購吸塵器企業“Shark” 51%的股權,延伸到吸塵器等環境生活電器;蘇泊爾在浙江紹興投資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浙江蘇泊爾廚衛電器制造有限公司(暫定名),經營范圍涵蓋燃氣具、吸油煙機、消毒柜、凈水機等,為下一步擴展做鋪墊。
面對傳統家電品類市場的消費疲軟、增長乏力,以及同質化競爭帶來的白熱化,尋找并培育新品類,是眾多行業企業選擇的一條持續發展道路。在這幾年間的新品類推廣引爆道路上,廚電企業投入的多,收獲也還不錯。
比如,大有可為的蒸箱市場。美的發力古法蒸制,格蘭仕推出360°立體加熱環流蒸汽技術,華帝主推“壓力蒸”蒸箱,老板電器更是將中式蒸箱確立為具有戰略意義的第二品類。據悉,老板電器的目標是使蒸箱品類的營收占比在未來從10%提升到35%,占據1/3的份額。
各大企業發力蒸箱品類的背后,是蒸箱市場目前處于高速增長期。相關數據顯示,2016、2017兩年時間里,蒸箱全行業零售增速高達年均130%以上。雖然在2018年蒸箱零售增速,同比出現下滑,但依舊保持著遠超廚電行業整體的增速水平。
在戰略上確定其方向和趨勢,在策略上加大創新和推廣的投入,在市場上積極與用戶的交互和溝通,業內人士認為,在開發、培育新品類的道路上,廚電企業并沒有走錯方向。
智能交互 突破空間界限
日前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2019)于上海落下帷幕,在AWE上,我們看到了未來“廚房”的模樣。

圍繞科技、設計、創新等關鍵詞,萬家樂推出一款可升降式平面鋼板燃氣灶產品。這款灶具,在亮相之初,便迅速火爆于各大社交平臺。使用過程中,通過全金屬觸控技術控制灶具升降,關機狀態降下來便是一塊嚴絲合縫的鋼板,掀起了一陣熱評。
無獨有偶,方太也于AWE發布一款概念產品——隱匿式智控灶TCCA,將升降式結構、紅外感應、手勢操控等極具未來感的領先技術引入灶具,讓用戶對家居形態的未來多了一重想象。據了解,此款產品在關機狀態下,燃燒器下降至與臺面完全嵌平,這時的它將自己的灶具屬性“隱匿”起來,變身為一家人享受美食的餐桌、社交轟趴的吧臺;開機狀態下,伴隨著燃燒器上升這一方空間又回歸煎炒烹炸的煙火氣。
從廚房延伸,我們甚至可以想象未來整個家居形態的變化。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與消費者需求的進階,廚電、家電等產品的固有使用功能將逐漸弱化,而社交屬性將會增強。廚房、客廳、臥室這些傳統形態的物理空間界限將會變得模糊,最終可能會趨向融為一體。
轉換跑道 高端廚電迎縣鎮市場紅利期
廚電消費兩極分化,引發品牌和企業競爭格局的分化已經基本完成。高端和性高價比的兩大陣營,目前都在各自馳騁。其中方太、老板的高端陣營,面臨著華帝、美的、海爾等企業的不斷搶奪;而在高性價比市場上,包括萬和、萬家樂、名氣,以及小米生態鏈米云,以及大量不知名的品牌和企業,都在積極搶奪。
“在消費升級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中國也在消費分級的路上加速前行。有消費者需要高性價比產品,也有消費者追求精品,愿意為建立在產品本身價值之上的品牌溢價和情感價值買單。”的確,就目前整體情況而言,中國的消費分級趨勢愈加明顯,企業需要投入更多技術和創意來造就出更豐富多樣的產品和服務,進而滿足不同的消費群體的需求。
轉換跑道的方式當然不止分級化產品,麥肯錫預測,未來十年中國城市的家庭消費,中等收入及以上人群占比將大幅度提升,預計將在2022年達到81%,成為中國消費升級的最主要貢獻力量。也就是說, 小城小鎮的中等收入人口將成為增長最快、占比最大的群體。

韓偉也認為,三級市場、四級市場、五級市場的人群,消費升級的欲望和速度都會超過一線城市。
在增速回落,增長乏力,甚至是紅利消失之后,所有廚電企業已經行動起來了,推動新興品類的發展,思考并探索出全新的競爭手段、商業模式和創新體系。這些轉化都會為廚電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機,廚電市場依然存在很大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