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商品社會不斷發展以來,消費者也逐漸開始重視保障自身的權利和利益。自1983年以來,每年的3月15日,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及有關組織都要舉行各種活動,推動保護消費者權益運動進一步發展。
在中國,3月15日這天,中央電視臺便會推出315專題晚會。該晚會以揭穿騙局、陷阱和黑幕以及假冒偽劣商品為主體內容,為保護消費者權益發聲。
近日,在今年315當天,市場監管總局通報了2018年筆等30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在小家電這一塊,不合格率依然達到了兩成,嚴重的產品不合格率甚至達到25%。

小家電市場良品率堪憂 豆漿機、電吹風較為嚴重
家電網了解到,2018年底,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筆等30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其中,在小家電這一塊,市場監管總局抽查了電火鍋、電餅鐺、豆漿機、除濕機、吸塵器、電熱暖手器、電吹風等產品。本次共抽查2478家企業生產的2788批次產品,不涉及出口產品。
其中,市場監管總局抽查了4個省17家企業生產的20批次豆漿機產品,其中5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25.0%。不合格項目涉及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發熱、非正常工作、穩定性和機械危險、接地措施、螺釘和連接、電氣間隙、爬電距離和固體絕緣。
同時,市場監管總局也抽查了3個省(市)42家企業生產的45批次電吹風產品,其中9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20.0%。不合格項目涉及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非正常工作、結構、電源連接和外部軟線、連續騷擾電壓、連續騷擾功率、諧波電流。
事實上,除全國性抽查外,在地方抽查上,小家電的質量問題也是頻頻出現。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8年廣東省流通領域小家電商品抽查檢驗結果顯示,抽查共抽取了300款小家電樣品,其中不合格商品檢出率為21.67%;廣西壯族自治區工商行政管理局對流通領域建筑和裝飾裝修材料進行抽查檢驗工作,抽檢結果發現52批次小家電不合格;2018年山西在小家電類商品抽查檢驗中,線上抽檢72個批次,有8個批次不合格……
市場規模日益增大 質量問題卻仍存在
近日,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發布了《2018年中國家電行業三季度報告》。在2018年三季度中國家電市場整體規模同比下降5.6%的時候,中國小家電產業的零售額卻同比增長達14.8%。另有機構數據顯示,2018年生活電器市場規模共1424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環境小電貢獻45.4%,廚房小電貢獻44.3%。
另外,還有機構預測,在2020年,廚衛、清潔與個護為主要品類的小家電行業市場規模預計突破4600億,復合增長率或超過13%。
在快速增長的同時,小家電的質量問題也隨之顯現突出。不合格率達到20%以上的電吹風、豆漿機等小家電產品如今已然是許多年輕家庭中的生活必備品。有網友表示,在小家電市場規模以千億為計算的當下,常見的小家電產品仍有兩成左右的產品是不合格的,這實在是讓消費者感到寒心。
有行業人士告訴家電網,小家電質量堪憂的現象一直存在。由于小家電技術、生產、銷售的門檻都不高,導致大量品牌進入,低價低質、粗制濫造的小家電充斥市場,這也是導致抽檢結果不甚理想的原因。在某些地區,一些小工廠、小作坊仍然靠簡單拼裝大量劣質小家電產品,其成本低,產品比其他正規廠商產品便宜,消費者很容易上當受騙。
自1991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消費者之友專題晚會首次開播以來,今年已經是第38屆。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也已于今年正式實施。業內人士希望,小家電市場的標準制定和質量監管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加強,粗放增長的市場能夠越來越成熟與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