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道是城市生長的脈絡,城市之美首先源自街景之美。霞公府距離東側的王府井大街約200米遠;南側是長安街,距離更近,僅隔著北京貴賓樓飯店;但最近的還屬南河沿大街,駕車駛入霞公府和王府井金街停車場多經過此街。這是一條北京味兒最濃的美麗街道,老北京人習慣稱呼它:"南河沿兒。"既然有河沿兒,就應該有河才對,但它在哪里呢?


這條河確實存在,名叫玉河(也稱御河),是元代開鑿的通惠河位于皇宮東側的一段河道,只不過今天大部分河道已經改造為暗渠,并筑路,即北河沿大街與南河沿大街。霞公府西面不遠處的菖蒲河就曾與玉河相連(因菖蒲叢生而得名),它們是紫禁城"以水脈聚龍氣"龐大風水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古人可以從霞公府門前的玉河坐船直抵江南
玉河是元代大運河的一部分
玉河由郭守敬于1293年主持修建,主要用于漕運。它北起什剎海前海萬寧橋西側的澄清閘,金代時此處已有閘,用作灌溉附近的稻田。澄清閘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水部備考》記載:"澄清閘在鼓樓南,海子東岸,萬寧橋西,至元二十九年建。"明、清時期,玉河是北京城區中部、北部的排水主干渠,風景優美,游人如織?!度障屡f聞考》中有楊載詩"金溝河上始通流,海子橋邊系客舟。此去江南春水漲,拍天波浪泛輕鷗。"當時此地是送客之處兼游覽勝地。玉河沿途橋梁很多,有地安橋、東步梁橋、平板橋、騎河樓橋、安子橋、北平橋、東安橋、南平橋,玉河止于今天菖蒲河公園內的天妃閘。

霞公府西面菖蒲河公園內的天妃閘
新中國成立后,北京城的地表水源水量很少,什剎海不能經常向玉河放水,從城市規劃上,已無須保留,市政府決定將明河改成暗渠,玉河徹底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2005年8月,玉河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修繕項目獲批。修復玉河河道工程起點為地安門外大街后門橋下游,沿帽兒胡同向南過地安門東大街,沿北河胡同向東至北河沿大街,全長1061米,玉河被定性為城市景觀河道。2007年8月開始進行玉河考古發掘,挖掘出700年前元明時期的玉河古河堤遺跡。2009年進行文物回填,在河道遺址上方建景觀河道并修砌河堤,增設了水生植物和觀景平臺,2011年10月,玉河北段水道的修繕改造工程完成,700多年前"水穿街巷"的美景得以再現。2017年8月,玉河二期河段600余米改造提升工程完工,并增設了百余米長的運河文化長廊。

3200米是散步、慢跑的理想距離,也是從霞公府到玉河歷史文化保護區的距離,而且在途經的南河沿大街與北河沿大街上還有許多有典故的好去處。
從霞公府大門出來,向西穿過南河沿大街,就是安靜舒適的菖蒲河公園,這里有綠茵茵的垂柳、松柏、長亭,往北一點是歐美同學會舊址,它是《資本論》的翻譯地。繼續往北,是皇城根遺址公園,這里種植了幾萬株樹木花卉。走到瓷器庫胡同,往西一轉就到了乾隆皇帝賜名的普渡寺,里面的房舍是北京唯一一處滿族風格的建筑。繼續往北,會經過陳獨秀故居、老舍故居、凝和廟、宣仁廟。走到五四大街,最有名的建筑莫過于北大紅樓(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了。從這里往東不遠處就是中國美術館,常年舉辦來自世界各國不同風格的藝術展覽。抵達地安門大街之前,北河沿大街西側還坐落著嵩祝寺及智珠寺,這里是清代蒙古活佛章嘉胡圖克圖的宗教活動場所。終于到達了玉河歷史文化保護區。如果你依舊體力充沛,繼續往西北前進,就到了前海、后海。
以上三幅照片為玉河歷史文化保護區 ▲

前海 ▲
人們為什么喜歡追逐文化古跡?為什么喜歡有歷史的河流與街道?因為它讓我們清晰地知道,這里曾是祖先們生活的地方,文明在此被創造,我們生生不息地延承著它。這就是生活在王府井霞公府能體驗到的一種幸福感——綿延不斷的文化歸屬感。
鄰紫祡城,居王府井。霞公府致力于為巔峰人士提供在中國經濟文化核心區域的頂級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將為您提供一個充滿文化內涵和頂級生活品質的溫馨家園。




關于霞公府:霞公府由首旅集團旗下北京紫金世紀置業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是一處建造在北京紫禁城旁的頂級人文宅邸,身處有七百多年歷史的王府井文化商業街區。霞公府名稱沿用晚清貴族載霞府邸舊名。其建筑規劃由實力雄厚的中元國際工程公司完成,室內設計邀請了著名的“新裝飾主義”領軍人邱德光先生主持。霞公府旨在為巔峰人士提供在首都核心區域的頂級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構建一個充滿文化內涵和頂級生活品質的溫馨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