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深圳富士康龍華工業園,夏普106周年慶暨新品發布會在這里舉行。夏普會長戴正吳透露,他已于今年9月22日起兼任夏普中國區CEO,他說,“今后夏普在中國市場將追求質與量成長的平衡,”以此實現有百年歷史的夏普品牌回歸榮耀。

這是戴正吳首次正式面對中國媒體。
會議重點發布了主打Smart+AI及海量應用的夏普人工智能電視“睿視”系列,產品規格覆蓋40—70英寸,支持智能語音點餐、買票等服務。該系列不久就會登陸中國大陸市場。夏普全矩陣產品如冰箱、洗衣機、空調、手機、筆記本電腦、多功能事務機、智能屏等,亦將全面導入中國市場,目前該計劃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
其中,夏普智能手機使用夏普自行生產的OLED屏,不過,為避免與富士康代工客戶發生沖突,夏普手機將以商業手機和工業手機為主。
據夏普提供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銷售額整體下跌2.6%,但夏普實現逆勢增長。1—8月份,夏普電視銷量同比增長25%,其中60英寸以上大屏占有率從去年的34%增長到今年的44%,70英寸大屏從去年的72%提升到今年的90%。
戴正吳樂觀地預測:2018財年,夏普預計實現銷售額28900億日元、營業利潤1100億日元、凈利潤800億日元,繼續保持業績增長。
中國大陸是夏普全球一體化戰略重要環節之一,多品類產品密集投放中國市場,展現出夏普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與信心,同時折射出夏普對大陸市場擁有較高的期待。
夏普中國戰略發生重大調整
9月27日的夏普106周年慶暨新品發布會,集中釋放了三大信息:
第一,中國市場管理法人發生變更,由原富士康旗下富連網公司變更為夏普中國公司,夏普會長戴正吳親任CEO,親自操盤中國市場,折射出夏普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達至空前。
第二,夏普品牌戰略亦將實施重大調整,由原來以低價沖量向品牌與銷量并重方向調整,著力于夏普原有品牌形象回歸。
第三,夏普即將向中國市場投放全矩陣產品,一改此前夏普彩電單兵突圍之局面。
先看夏普中國全面接管中國市場。
戴正吳稱,他已于9月22日起兼任夏普中國區CEO,未來中國市場將有他親自操盤,意味著此前由富連網經營中國市場的委托授權已經結束。確實,本次發布會富連網高層均未現身,用夏普內部人士的話說,“領導班子換了”。
再看夏普品牌戰略或將發生重大調整。
戴正吳說,他來到夏普之后,一直推動夏普品牌全球化。目前,夏普在東南亞、日本已有長足進步,尤其東南亞市場,2017年營業額及利潤均實現20%增長,2018年一季度仍是20%增長。
他強調:“我回到大陸這個根據地,意在整頓整個中國市場,重新出發”。
業界分析認為,過去兩年夏普電視在中國市場采取較為激進的價格策略,銷量確實有很大幅度的提升,比如在多個電商平臺夏普電視節假日銷量基本都保持第一。但激進的價格策略同時帶來較為明顯的負面影響,“夏普品牌低端化”一直是近兩年網絡熱議話題,尤其在索尼堅守高端對比參照之下。
在過去相當長時間里,索尼、夏普并稱日本家電兩顆“皇冠上的明珠”。雖然二者幾乎同時遭遇經營困難,但索尼始終堅守高端品牌戰略不動搖。2017年以來,索尼通過向中國市場投放“屏幕聲場”OLED電視,進一步強化了高端品牌形象,同期經營狀況亦大幅改善。
分析認為,索尼近年來市場及經營狀況呈現強烈復蘇跡象,直接刺激了夏普管理層對過去兩年品牌策略的全面檢討。
戴正吳稱,“今后夏普在中國市場將追求質與量成長的平衡,”我理解他所說的“質與量”,應該是品牌形象與市場銷售。這是夏普品牌戰略即將發生重大調整的信號,一味以低價沖擊銷量未來可能不會再有了,實現品牌形象與銷量同步提升,是夏普中國進入戴正吳時代的重要使命。
夏普全矩陣產品重返中國。
一說到夏普,很多人會習慣性想起電視,實際上夏普不只有電視,還有冰箱、洗衣機、空調、手機、筆記本電腦,及眾多生活電器、環境電器乃至美容電器,而這些產品都將在不遠的未來重返中國市場,單憑電視單一產品無法實現夏普重溫舊夢。
夏普欲重回巔峰希望很大,困難不小
戴正吳和他的團隊,希望夏普重回巔峰時代,但這將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過去兩年,夏普在中國市場心態過于焦急,低價策略刺激了銷量,也對夏普品牌形象造成傷害。客觀地講,今天的夏普品牌力低于2016年之前。于是問題來了,在品牌支撐力下降背景之下,重回高價路線會不會帶來銷量大幅下跌?這是夏普中國管理層必須預先設想到的問題。
我們知道,高品牌與高價位從來只有一個支撐點,即:產品力。而產品力很大程度上來自企業研發實力。近年來,華為手機在全球市場風生水起,大有超蘋果追三星之勢,能做到這一點,根本原因在于華為建立了強大的研發能力。富士康時代的夏普,是否具備日本時代夏普的研發能力?這是外界最想知道的。
就彩電而言,夏普目前走的是第三條路線,既不同于大多數彩電企業如LG、創維、索尼的OLED路線,也不同于三星、TCL的量子點路線,夏普走的是8K路線,這讓夏普看起來非常另類。
過去,夏普被稱為“液晶之父”;今天,夏普被稱為“8K之父”。2014年,夏普推出全球第一臺8K顯示器;2017年,發布全球第一臺消費級8K電視。
目前,夏普已基本確立全球8K霸主地位。事實上,8K已被絕大多數彩電企業接受,幾乎所有電視廠商均推出或宣布推出8K電視產品。
而夏普是全球8K生態布局最完整、最有成效的企業,除了8K電視,夏普甚至還推出了8K攝像機。但凡親身體驗過8K顯示技術的人,無不為其卓越的畫面表現力嘆為觀止。
戴正吳說,自進入夏普之后,他一直主推8K生態系統和AIot系統,以此改變世界、改變生活。他認為,未來的顯示技術,必定是以人為本的AIot和8K。
不過,相比于8K顯示技術,似乎人們更看好OLED或量子點顯示方向,這是近年來兩大顯示陣營不斷口水戰的結果,好比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纏斗對其他可樂產品有“清場效果”是一樣的。
人們需要對“8K”、“OLED”、“量子點”三個概念建立正確認知。OLED和量子點對電視的改變更多在產品形態層面,而8K改變的卻是電視的清晰度,讓電視達到前所未有的清晰度。
8K和OLED、量子點之間絕非非此即彼的關系,8K是一個更高級的顯示技術,這個技術可以搭載在任何一種顯示載體上,而OLED和量子點正是顯示載體。事實上,LG已經推出了8K OLED電視,三星也已推出了8K量子點電視,而更多彩電企業推出基于液晶顯示技術的8K電視。正因為夏普的8K戰略是在液晶顯示的基礎上實現的,很多人對夏普發生了誤解,認為“夏普停留在液晶時代”。
8K是大勢所趨。今年12月1號起,日本將啟動8K衛星轉播,2020年東京奧運會日本將正式啟用8K直播,而背后的推動者,正是夏普。
目前,不少人認為,8K普及的難度可能比OLED或量子點更大。
進入富士康體系的夏普,期待重回巔峰時代,這不僅需要信心,更需要來自產品、技術乃至品牌層面的支撐,期待看到奇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