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質化的產品、下行的市場、逐漸成熟的用戶,讓本就“血海翻騰”的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更趨激烈。如何贏得競爭?喬布斯的理念或許可以作為借鑒,那便是塑造“不同”。盡管所謂的“模式創新”近年來大行其道,但對終端廠商而言,要塑造“不同”,決離不了技術。那么,釘科技這次就跟大家一道看一看近期讓智能手機玩出新花樣一些的“黑科技”。
vivo:升降式攝像頭
6月,vivo推出了不屬于X系列、Y系列以及Xplay系列的新旗艦產品,命名vivo NEX,這款產品搭載了升降式攝像頭。其實這種設計是來自于vivo更早時候的一款概念產品APEX。
Vivo NEX的升降式方,僅被應用在了前置攝像頭方面。簡單描述這種方案的話,就是將前置攝像頭隱藏在手機內部,使用定制的傳動馬達,在“自拍”時自動升起,前置攝像頭不使用時自動收回手機。

點評:“無劉海”以及更大的屏占比,這是眾多手機廠商都想要追求的,只是很少有品牌能二者兼得。升降式攝像頭無疑是最先找到二者平衡性的解決方案之一。對于vivo而言,升降式攝像頭也繼續為自身打上“技術”標簽,在品牌溢價能力提升方面,也有一定意義。
OPPO:雙軌潛望結構
同樣在6月,距離vivo NEX發布一周后,其“兄弟品牌”OPPO推出了闊別市場四年的Find系列新品OPPO Find X,OPPO Find X在攝像頭的安排方面,采用了與vivo NEX類似的方案,但與vivo NEX相比,又有比較大的不同。
“雙軌潛望結構”,將前置鏡頭、后置鏡頭、OPPO FaceKey 3D結構光傳感器、聽筒等前后多種組件隱藏起來,并且升降模組和機身之間的縫隙非常小,精度很高。使用直觀感受與vivo NEX類似,拍攝時攝像頭自動升起,相機關閉時自動落下。

評論:同樣對于全面屏設計有不小貢獻,但相對于vivo NEX,OPPO Find X的鏡頭升降方案看起來更徹底。后置攝像頭部分同樣采用升降設計,讓手機背部的一體感同樣更強,對于鏡頭的可能保護也更完整。
榮耀:GPU Turbo、CPU Turbo與THE NINE液冷散熱系統
華為系在近年來頗注重“軟硬結合”可能帶來的更好的產品整體體驗,近年6、7月間,榮耀就推出了三項新技術。
GPU Turbo圖形處理加速技術,打通EMUI操作系統以及GPU和CPU之間的處理瓶頸,在系統底層對傳統的圖形處理框架進行了重構,實現軟硬件協同,理論上可令手機的圖形處理效率最高提升60%,同時將SoC能耗最高降低30%,在重度游戲場景下,讓能耗降低,更省電更流暢。
CPU Turbo,主要任務是更好地3D建模和配合NPU進行AI人工智能處理,以及構建游戲框架,游戲中點擊Turbo鍵,后臺將智能清理冗余進程,激發CPU能力。這得益于另一項技術的運用,既是THE NINE液冷散熱技術。
THE NINE液冷散熱技術,將與MacBook Air液冷管直徑(5mm)一樣的D5液冷管塞進了僅有7.65mm厚的機身中,液冷管全長113mm縱穿手機熱區和冷區,更有9層立體散熱,能夠把芯片產生的熱量快速均勻分布到機身其他位置并迅速散發出去,理論上散熱能力提升41%,在極限場景CPU最高可降10°C。

點評:“軟硬結合”,這是提升產品體驗的可行思路,iPhone能夠風靡全球,很大程度上靠得就是“軟硬結合”。榮耀的GPU Turbo與CPU Turbo應用的也是這種思維。至于THE NINE液冷散熱技術,一方面是CPU Turbo的保障,另一方面也是智能手機逐漸“接近PC”的表現,用戶對作為高頻交互設備的智能手機同樣有散熱能力方面的需求,特別是在游戲等場景下。榮耀的三項技術,均體現著用戶思維。
AGM:衛星電話模塊
近期發布的AGM X3推出了極客版,通過搭載衛星電話模塊,其成為了全球首款搭載驍龍845的民用衛星手機。AGM X3極客版搭載我國自主研發的天通衛星通訊技術,在無信號的環境也能進行通訊,為翻山越嶺,挑戰極限戶外環境的戶外玩家們提供安全穩定的通信功能。目前天通衛星的通訊能力,已覆蓋整個中國地區。

點評:衛星電話模塊提升了AGM手機的戶外實用性,更表現了它模塊化發展的可能性,對于其他品牌而言,在思路上也有一定借鑒意義。
一個“用技術說話”時代的回歸
可以看到的是,無論頭部品牌,還是目前相對小眾的品牌,都認準通過技術升級來玩出花樣、塑造“不同”,對于智能手機市場而言,這是個不錯的“回歸”;對于用戶而言,“千人千面”的個性化需求也會被更好滿足;對于品牌而言,“用技術說話”或是超然紅海市場的最佳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