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最近看到各個家電上市公司的2018年上半年業績報,不管是營業收入,還是營業利潤,除了極個別企業的利潤下跌外,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取得了“量增利漲”。其中,規模增長普遍在2位數,而利潤增長則有的企業出現4位數的大漲。
但是,在終端家電市場上,我們家電人的感受卻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人少了、貨不動,不管是低價,還是新品、或是高端,都沒有辦法很快刺激消費需求、吊起用戶的胃口。反正,不管怎么搞,市場行情就是一路走低。
為什么,眾多家電上市公司的業績,與眾多家電廠商營銷人員的終端體驗,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局面?到底是家電上市公司的業績數據存在造假,還是家電營銷人員的感受失真?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家電產業和市場的走勢到底如何?
首先,當前家電上市公司的營收表現,以及家電廠商營銷人員在一線市場的感覺,兩者之間都沒有錯。半年報是對家電企業過去發展和業績的一種肯定,也是家電企業預見未來市場走勢變差后,積極主動搶奪市場的一種結果。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家電企業在今年上半年整體營收上佳表現,屬于正常;但是,從今年6月開始,特別是在經歷7、8月份的市場蕭條之后,越來越多的家電人感受到市場的寒流持續沖刷。
中華全國商業信心中心數據顯示:1-7月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同比增長9%,增速較2017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家電圈了解的數據顯示:今年家電市場開盤以來呈現出“高開低走”局面,其中前5個月整個市場保持著較為明顯的增長;但是從6月開始、進入7月后,市場開始走低;這與當前家電企業半年報業績看漲,但家電廠商營銷人員卻是“陣陣寒意”的局面,不謀而合。
其次,當前家電終端市場呈現出“線上、線下”冰火兩重天的局面。特別是今年以來,隨著整個家電消費市場的增長乏力,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開始選擇押寶線上電商平臺,希望通過電商平臺來保持和推動規模化增長。由此,這帶來的則是整個家電線下實體店的空間被壓縮,日子極其不好過。
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意識到,消費習慣(從實體店轉戰網店)、消費意識(不是最貴也不是最便宜、而是最合適、最喜歡)變化已經不可阻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習慣性選擇線上電商平臺選購家電,因為價格透明,而且很快就送貨上門、物流與服務也越來越一體化銜接。
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1-7月份,實體店零售額同比增長5.9%,比2017年同期回落2個百分點。1-7月份網上實物商品零售額實現36461億元,同比增長29.1%,增速比2017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對于家電來說,線下今年以來,一直處在下跌通道中,唯有線下還能保持著2位數左右的增長。拋開線上線下到底誰賣的價格便宜不論,顯然眾多廠家的出貨量希望,放在線上;
再者,整個消費市場的城鄉二元化特點仍然存在,對于家電企業來說,當前城市的渠道增長主要依靠線上電商平臺,而農村的渠道拓展還是依靠眾多的經銷商、直營商,兩者之間從消費群體、消費意識和能力等角度,均存在不小的差異和區隔。因此,從一線市場的經營布局上,絕對不是“厚此薄彼”。
雖然農村市場增速快、空白多,但基數小、購買力弱;而城市增速放緩,但購買力強;從這個角度來看,對于家電廠商來說,不能簡單地采取“押寶”農村,或者城市姿態,而一定要做好城鄉二元化布局下的協同引爆和布局;
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實現3.02萬億,同比增長10.4%,增速比2017年同期放緩1.8個百分點。同期,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實現18.05萬億,同比增長9.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個百分點。可以看到,城鎮消費在如何大的規模基數下,還能保持9%左右的增長,而鄉村基數小但同比增速并沒有想象中的快。
由此來看,這一輪的家電市場調整,從線下實體店的下跌開始,接下來將是線上網店的增速放慢,并由漲變跌;同時,被眾多家電廠商寄予厚望的農村市場,無論是機會點,還是增長性,仍然不如城市。因此,面對不斷變化的終端市場,家電廠商加速渠道的下沉,不斷貼近一線市場,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