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產品漲價?到底是廠家的一時炒作,市場的出貨噱頭,還是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對于不少喜歡賭一把的家電經銷商來說,產品漲價與否,直接關系到自身經營利潤的高低?那么,接下來的家電市場發展和產業競爭,產品到底會漲價還是會降價呢?
綜合去年全年家電市場的走勢,以及今年前5個月家電行業的格局變化,筆者認為,單從產品的市場零售價角度來看,家電產品漲價在中國市場上,接下來將是大概率事件,這符合行業和企業的共同價值觀。當然,與去年家電漲價主要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接下來家電產品的漲價,更多還是受到內外部三個方面因素的帶動。
一是,消費升級、品質升級,帶動的產品結構升級迭代;這將全面接棒去年的家電原材料價格上漲,成為推動今年家電產品漲價的重要力量之一。可以看到,整個家電消費在經歷了過去2年的醞釀和沉淀之后,其高端化、品質化、品牌化趨勢愈發明顯。由此,這也將在今年形成一股新的浪潮,加速推動家電產品結構的持續提升,從而帶動消費市場的均價提升。
二是,經營理念、經營思路,倒逼家電從追求單邊數量增長快速邁向雙邊的質量增長,這也將帶動更多家電企業向數量要機會,轉為向質量要蛋糕。最終,這將必然帶來整個產品均價的提升。特別是,房地產市場調控引發的家電零售市場低迷,倒逼更多家電廠商必須要以銷售額增長為主要任務,而不能只追求數量的野蠻增長。因為對于所有家電廠商來說,賺錢才是第一目標,賣多少貨只是手段罷了。
三是,匯率波動、原材料動蕩,以及渠道的巨頭化,這些都在警示所有家電企業,必須要擁有更為充裕的經營利潤,應對更為快速多變、復雜莫測的市場競爭。多變的家電零售渠道,正在呈現巨頭化的發展趨勢,由此這也要求家電企業必須要留足更寬裕的經營利潤,從而應對來自商業客戶和零售客戶的多變需求。同時匯率波動、原材料漲跌等外部因素仍然沒有消失,都需要家電廠商未雨綢繆提前備好糧草。
雖然,現階段在618等大促節點上,家電零售價格已經呈現出一輪“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走勢。但是,對于整個家電產品來說,首先是結構性的產品漲價,其次是帶動市場銷售均價上漲,再者才是通過減少促銷推高零售價格的上漲。
當然,接下來的家電漲價,肯定不是采取直接上漲供貨價、零售價,而是繼續會采取產品結構性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