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自然研發(fā)人員正在研究產品。

謝毅展示MindAI Robot 。
讓生活變得更輕松,已是大家共同的夢想。如今有不少企業(yè),不斷在智能家居、智能生活方面狠下功夫,期望讓我們家中的小物件變得更“聰明”。位于銀星科技園的深圳微自然創(chuàng)新科技有限公司,自2015年成立開始,便專注于智能家居產品的研發(fā),并最終開發(fā)出業(yè)內第一款提供零交互用戶體驗、具備自主學習與思考的人工智能機器人——MindAI Robot,該產品以杰出的設計和領先的技術獲得2017年中國日報最佳創(chuàng)新產品大獎。
讓家電活起來 一群年輕人說干就干
智慧家居到底是什么,是你遠在千里之外依然能開啟家中的空調、關閉家中的電視?還是說句話空調就能自動降溫,電視就可自己換臺?在謝毅和他的小伙伴們看來,這些都不算。“這些只是改變了你的體驗感,卻沒有賦予家電真正的智慧。”謝毅說。
找到了人工智能的“痛點”所在,謝毅和他的天使投資人投資了500多萬元創(chuàng)辦了微自然。從公司成立到現在僅有三年時間,員工也只有18名,但均以博士、碩士為主。在謝毅看來,年輕人在一起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敢想敢干,認準一個方向大家都會全身心投入其中。
三年時間,這個專注于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的團隊,終于研發(fā)出了自己最想要的產品——MindAI。區(qū)別于其他人工智能產品,MindAI相當于給“物”裝上了大腦,讓其能夠進行決策,真正地“活”了起來。
在謝毅的指引下,記者看到了微自然引以為傲的人工智能機器人MindAI。產品看起來很簡單,一套產品包括一大兩小三個圓盤,造型雖簡單看起來卻很精致和時尚。據介紹,這款產品與國內頂尖工業(yè)設計團隊合作打造,采用頂級鎂鋁合金,表面陽極噴砂氧化,歷經120道高精度CNC銑削工藝,3000次手工拋光研磨。總之,采用的是和iPhone背板同樣的工藝來打造。
大一些的圓盤是主設備,可以放在桌子上或貼在墻上;兩個小圓盤是子設備,可以貼在空調屏幕等家電的紅外接收器附近。而它們是怎樣為家電賦予智慧的呢?據謝毅介紹,這主要使用了AI控制技術和地理圍欄技術。通過技術手段,MindAI可以通過感知模型、訓練數據、自主學習,繼而策略網絡、控制執(zhí)行。
自動調溫 空調可以很貼心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夏天有70%的感冒與空調使用不當有關。于是,MindAI首先嘗試的就是給空調裝上“大腦”。謝毅和他的小伙伴們發(fā)現,有超過三分之二用戶使用空調時感到不舒適,是因為空調改變的只有溫度而忽略了其他維度,但人體最佳體感舒適度是由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每個維度的改變都會影響舒適度,不只是受溫度的影響。
在此思路之下,MindAI會有1到2周的學習期,在這段時間內,它可以通過主人對空調溫度的調節(jié),全面感知人體模型、天氣數據、建筑特性、地理位置等參數,為每個用戶建立專屬的個性化舒適模型,并從用戶的反饋中不斷學習,訓練出最優(yōu)控制策略網絡。
通過學習,MindAI可以在主人感到冷或者熱之前,便主動改變空調的溫度,將室內環(huán)境調整到最舒適狀態(tài)。經過一系列檢測,MindAI對于溫度把控的準確率高達90%以上。此外,通過地理圍欄控制,MindAI可以在檢測到主人快到家的情況下,自動打開房間空調,也能在檢測到房間沒人后自動關閉空調,最多可以節(jié)省30%的電。
憑借出色的表現,MindAI這款去年七八月份才推向市場的人工智能機器人,2017年成功作為行業(yè)優(yōu)質項目代表,入選2017珠三角自主創(chuàng)業(yè)項目推介會。同時,一舉拿下香港IngDan硬蛋生態(tài)鏈評選“代表未來方向的6大產品之一”。此外,還獲得《中國日報》頒發(fā)的2017科技創(chuàng)新獎。
精益求精 打造自身品牌
產品成功問世,也受到了市場的關注,謝毅和他的小伙伴們繼續(xù)穩(wěn)扎穩(wěn)打,希望通過進一步的努力,打造自身品牌。
據悉,微自然這家以技術為驅動的企業(yè),已經申請了4項國內發(fā)明專利,5項PCT國際發(fā)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外觀專利。同時,還申請軟件著作權6項。主導完成深圳市級創(chuàng)新技術攻關項目1項,與中科院云計算中心聯合申請省級重大科技項目1項。
為了更好地鍛造自身產品,微自然還擁有一家通過國際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標準的工廠,以確保公司所有產品均能符合美國FCC認證以及歐洲CE認證標準。
打造一家具備設計、研發(fā)、生產與銷售綜合服務能力的公司,是微自然的夢想之所在。而謝毅和他的小伙伴們也希望提供開放平臺,為其他制造商提供人工智能技術解決方案,讓微自然的產品像種子一樣散播出去,植入于其他產品之中。
龍華新聞記者 金璐 通訊員 薛文輝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