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6 日,第 16 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正式開幕。策展人 Yvonne Farrell 和 Shelley McNamara 將雙年展的主題定為了“自由空間”(Freespace)。在她們看來,建筑師或許無法去解決全球性的問題,但他們能夠對每一個“很小的范圍”產生相當大的作用力。這也促成了建筑議程的核心——一種人性的意識和慷慨的精神。
這一次的展覽就由此出發,旨在對空間的質量、開放、流動性等問題做一次集中探討。
也是在同一天,威尼斯建筑雙年展頒獎典禮在雙年展總部舉行。其中,葡萄牙建筑師艾德瓦爾多·蘇托·德莫拉( Eduardo Souto de Moura )和瑞士國家館被授予了本屆金獅獎(Golden Lions )的榮譽。
瑞士館為今年的雙年展帶來了以《瑞士 240 :住宅導覽》( Svizzera 240 : House Tour )為主題的展覽。瑞士建筑師 Alessandro Bosshard 、 Li Tavor 、 Matthew van der Ploeg 和 Ani Vihervaara 將整個展館空間打造成了一個“未完成的住宅”的形態。其中可見的,都是會被選用在新建住宅或租賃公寓的簡單裝配:純白墻面、層壓木地板和塑料窗框等。奇妙的是,房間、門窗的尺寸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為參觀者營造了一場“愛麗絲夢游仙境”般的游覽體驗。





這一展覽的出發點是對居民住宅空間的現實關懷。
在瑞士,只有約 30 %的人擁有他們自己的住宅,其他的大多數都居住在出租房中,它們的室內設計往往都顯得“平庸無奇”,缺乏對人與空間之間的互動關系的理解。通過“夸大”室內裝置和配件的角色,策展人對此提出了質疑——簡單、低廉的裝配并不意味著單調和局促,它還可以被創設出其他的可能性。瑞士館提供的這一方案,不僅處理了對室內空間而言關鍵的尺寸問題,同時又讓居住體驗充滿樂趣。
以“島嶼”( island )為主題的英國展館則獲得了榮譽提名,它將我們的目光拉到了更大的社會命題上。英國建筑事務所 Caruso St John 和藝術家 Marcus Taylor 為展館的頂部打造了一個木質平臺,以傳遞其“同時作為一個避難所和流放地”的理念。
展館的周圍環繞著高大的腳手架,支撐起整個平臺。覆于平臺表面的圖案則令人聯想到意大利帕拉佐宮殿( palazzos )瓷磚地板的效果;一個攢尖式屋頂的尖端在平臺的中心顯露出來,如同船只沉沒后,它的桅桿部分外露在水面上一般。





“島嶼”這一項目涉及對殖民主義、氣候變化和英國脫歐等問題的關注,盡管它們都稍顯得“隱晦”了些。
“我們的項目是‘概念性的’,它不會給人以特別具體、明確的感覺。這同時也意味著,我們無法控制、也沒有開啟即將在這里上演的事情。” St John 說。他所提供的唯一框架,就是一個“能夠讓人們對現狀進行反思,同時也能以一種樂觀的態度想象未來”的空間。在接下來的展期內,一系列的活動、辯論和表演等也會陸續在平臺和展館內舉行,來對這些議題做更為深入和細化的探討。
同時,艾德瓦爾多·蘇托·德莫拉也憑借 1997 年的一項農田改建項目獲得了金獅獎。
在雙年展上,德莫拉帶來的項目 Vo De Jour 是兩張并列展示的航拍圖,它們分別呈現了圣洛倫索巴洛卡酒店(圣洛倫索巴洛卡酒店)建造前后該地區的俯瞰景觀。從畫面來看,人類對環境的干預甚至很難被察覺到。用評委會的話來說,這兩張圖像“揭示了建筑、時間和空間這三者之間的本質關系。”

來自比利時的年輕建筑師 Jan de Vylder、Inge Vinck 和 Jo Taillieu 合作的項目獲得了銀獅獎( Silver Lion )。通過圖片和木質架構相結合的方式,他們對“如何將新的結構嵌入到舊建筑中”做了一次探索。

榮譽提名還被給予了另外兩位展覽的參與者。其中之一是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建筑師 Andra Matin 。他做了名為Elevation 的裝置項目——在一個帶有地方特色的編制結構中, Matin 展示了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本土建筑。另一位則是來自孟買的建筑師 Rahul Mehrotra 。在雙年展上, Mehrotra 通過三個項目,來呈現印度社會的多樣性。評委會認為,“它們探討了正在社會邊界、等級間緩慢擴散的親密感和同理心。”

Elevation made by Andra Matin

project from Rahul Mehrotra@Italo Rondinella(pic/archdaily)
展覽將持續至 11 月 25 日。
題圖及文內圖片(如未注明)均來自:dez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