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家家戶戶都有電吹風、剃須刀、電水壺等小家電,這些小家電難免會出些小毛病。出了問題后,很多人自己不會修理,也找不到其他人幫忙修理。即便有修家電的地方,修理的都是冰箱、空調、電視這樣的大家電,很少有人做修理小家電的生意。
這是因為,小家電本身就值不了幾個錢,有的是幾十元,有的是百十元,最貴的也就幾百元。由此,修理小家電的收費不能高,高了就沒人愿意修,這就對不少市民的生活造成了困擾。有的小家電毛病并不大,換個螺絲,換個保險絲,換個插頭,就可以繼續使用,丟了實在可惜。小家電因此成為了“一次性家電”。
幾十年前,城市街頭很容易找到修理小家電的地方,人們修理小家電花上幾毛錢、幾元錢即可。如今,很多人看不上修理小家電這點維修費,由此造成的問題便是資源浪費,甚至環境污染。如果換個角度看,“修理小家電難”何嘗不是一種商機?維修人員不妨多些社會責任感,多些“撿芝麻多了也是財富”的理念,把維修小家電生意做起來。這不僅能夠解決市民的小困擾,也有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促進生態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