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請打開加濕器。”“OK Google,請開啟淡黃色燈光。”“Alexa,跟我們玩個游戲吧!”
這樣的對話場景,不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而是發生在人與智能音響,加濕器甚至臺燈之間,科幻感十足。

上述場景出現在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子產品采購展會之一“環球資源電子展”上。展會于4月11日在香港揭幕,深圳參展企業數量眾多,占比約六成。“人工智能體驗區”是本屆春季展的全新亮點,智能家居、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和語音控制裝備產品同樣也是展出重點。展會設置的“創客空間”展區,有來自14個國家及地區200家初創企業展示創新電子產品,涵蓋類別包括物聯網、可穿戴產品、智能家居等,其中不少都是深圳企業。
本屆電子展分“消費電子展”和“移動電子展”兩期舉行,通過超6600個展位向業界展示最新穎的電子產品。“深圳企業上午在香港看展,下午便能直接去到位于珠三角的工廠進一步洽談,深圳企業在香港參展的好處之前,便是能夠更快速地銜接全球資源。”環球資源電子組總裁黃譚偉說。
深企更聚焦AI細分領域
上個月,亞馬遜Alexa人工智能高級研發經理Ashwin Ram跳槽到了谷歌,成為谷歌云技術AI技術總監。這讓AI語音識別的兩大主力亞馬遜Alexa和Google Home再次受到關注。在環球資源電子展上,不少基于這兩大技術的“深圳造”產品集中亮相,不同于亞馬遜和Google制造的智能影響,本次亮相展會的產品更聚焦細分領域,深耕垂直市場。

“Alexa,請打開加濕器。”“OK Google,請開啟淡黃色燈光。”“Alexa,跟我們玩個游戲吧!”展會上,許多觀眾都與形態各異的智能音響、加濕器甚至是臺燈展開了一場生動“對話”。
“加入Alexa后,我們生產的加濕器銷量更大了,智能語音給消費者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來自深圳寶安的瑞音博主攻電子元器件及技術開發,AI平臺的發展讓他們看到了商機,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加濕器領域,有AI助手功能的產品非常少,我們研制這款產品,也需要克服硬件和軟件的兼容性及穩定性技術難題”。
據了解,瑞音博制造的智能加濕器擁有陶瓷、玻璃、純木等多種材質,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擁有同樣產品和市場策略的還有來自深圳龍崗的Alpinor,不過,后者選擇將智能語音助手與臺燈相結合,并設計出了多種產品形態。
“目前生產智能臺燈且擁有成熟方案的廠商并不多,市場競爭也不算激烈,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快速響應的硬件配套和產品制造。”Alpinor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目前的銷售路徑是OEM(原始設備生產商)和ODM(原始設計制造商)。

除了多元化的智能語音設備,AI技術還能應用于部分細分領域。展會上,一款翻譯筆讓不少觀眾駐足,只需要對著翻譯筆說出中文,它便能快速轉換為英文。俊佳豪科技是這款翻譯筆的制造商,其原來是一家做音響的企業,如今也搭上了AI的“快車”。董事長陳樹挺介紹,這款翻譯筆結合科大訊飛語音識別和Google相關技術,能夠實現16門語言互譯。
事實上,AI翻譯筆幾乎成為近期各大科技、電子展會的“常客”,這是否會導致產品同質化現象出現呢?在陳樹挺看來,產品要走向市場,需要開拓細分領域,“我們為產品加入了交友功能,讓不同語言的使用者可以用不同的語言遠程通話,提高溝通效率。”
AI技術革新智能家居行業
智能家居是近幾年來的熱門產業,有了AI的加持,智能家居變革速度越來越快。“技術熱度影響智能家居走向,AI將助力智能家居新基因。智能家居已經從生態之爭,到產品互聯拓展的全平臺之爭,變革已經到來。”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秘書長周軍在展會同期舉辦的智能生活系列高峰論壇上說。
通過語音控制設備,從而輕松調節家里的風扇、空調、空氣凈化器等家電,這樣的場景如今已經實現。在環球資源電子展,來自深圳的酷宅科技展示了一套智能家居解決方案,能夠為傳統家居產品植入芯片,讓產品通過云端實現智能化。據悉,該方案是基于ZigBee技術來實現的,具有性價比高、低功耗的優點。

深圳微自然公司便展出了一款ZigBee紅外控制設備——“Mind AI”。據微自然公司算法工程師張勤勤介紹,Mind AI能夠節能約20%,其可以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對客戶使用習慣進行分析,以最快速度提供舒適環境。
“中國在AI方面具備很大的發展空間。” 黃譚偉告訴南方日報記者,目前AI商業應用方面美國較為領先,部分深圳企業選擇進行AI相應產品的制造、落地,但這并不代表發展模式固化,“就如同華為等深圳企業領先5G技術一樣,相信未來深圳制造的AI產品也能夠領先全球,讓美國、歐洲向深圳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