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業模式提出便火爆全球,從商業概念到方案落地應用,智能家居的產業化已經過去了五年。期間,谷歌、亞馬遜、蘋果、三星、華為、海爾、小米等企業紛紛涉足,這些老牌科技互聯網巨頭,曾經的家電企業如今的物聯網企業,以及互聯網電商、新物種創業企業的涌入,讓智能家居這一藍海江湖變得尤為熱鬧,也預示著智能家居產業“黃金時代”的到來。
智能家居產業浪潮席卷全球,除了狂熱的資本和市場爭霸,也要清醒的看到:過去的五年,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探索和試錯期。因為智能家居產業依托的是互聯網和物聯網的發展更迭,對于如何實現新興科技和市場需求的融合,找到最合適的發展路徑,完全沒有經驗可循,沒有模板可參照。
作為新興產業,智能家居產業的發展方向只有一個,即如何提供便捷智慧的生活體驗,但是其發展成熟的道路顯然不止一條。尤其是在各企業優勢和基礎不同的情況下,產業爭霸的背后更是模式和思路不同,致使智能家居第一個五年就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但真正進入家庭獲得用戶信賴的又有多少呢?

百家爭鳴:只有發展思路不同,沒有孰優孰劣
從互聯網到物聯網,從智能語音到AI等科技手段面世,智能家居正加快從概念走向應用化落地。在智能家居產業版圖上,爭霸者在戰略布局、商業模式、發展思路上各有千秋。
以外資巨頭來說,蘋果Homekit智能家居開發平臺,注重自身系統和品質的蘋果生態;亞馬遜以Alexa的軟件和技術為基礎驅動,再大規模開發智能家居硬件拓展應用空間;谷歌則以智能音箱為中心,搭建智能家居軟件平臺聯通和賦能合作伙伴搶占市場。
在智能家居這一賽道中,中國企業與外資幾乎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同樣因發展思路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戰略陣營。當前,最受關注的就是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應用為中心”的思路,和以海爾為代表的物聯網企業“生態為核心”的路徑。
具體而言,以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出發點是軟件,路由器為中心、手機APP為入口,先布局不同操作系統和應用,再謀求智能家居硬件的聯網和打通,是一種“由軟到硬”的思路,從其初期智能家居的布局可見一斑。而以海爾為代表的物聯網企業,出發點則是用戶,從單一電器產品到互聯互通的“網器”,再布局生態,是一種“由硬到軟”的思路。已經全面落地的海爾可定制智慧家庭系統解決方案,即是最有力的證明。
目標一致只是道路不同,并沒有孰優孰劣。不過歸根結底,智能家居的本質是實現物物相連、物物互動,其落腳點就在一個個智能終端設備上,就是要讓終端能主動響應用戶需求、服務用戶、從而提升體驗。從這一角度看,互聯網企業更像在繪制藍圖,而以硬件為基礎、用戶為中心的物聯網企業則聚焦產業化,更快實現從戰略藍圖到現實生活的落地。

最先落地:智能家居“海爾解法”的商業化引爆
就智能家居“第一個五年”來看,戰略思路加上產業優勢和用戶基礎的差異,造成了各企業發展和成熟階段不同。但從市場角度出發,以是否到達用戶家庭為評判標準,最有發言權的無疑是海爾。以X.0全屋智慧生態為基礎的“成套智慧家庭方案”,是海爾針對智能家居落地應用交出的答卷,銷售超過500萬套則從側面印證了這一模式的前瞻性和市場引領性。
縱觀整個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現狀,尤其聚焦硬件為中心的企業,大部分還停留在單品智能的1.0時代,多呈現碎片化無法互聯。而最早掌握互聯網變革機遇的海爾,則以“成為物聯網第一生態品牌”為目標,歷經三次升級,構建起“物物聯通、主動響應、成套定制”的全屋智慧生態。
何為生態?必然不是單一的功能和需求滿足,而是連接數百萬第三方資源構建衣食住娛等的共生共贏生態圈。在海爾“4+7+N”全場景定制化智慧成套方案中,基于智慧客廳、智慧廚房、智慧浴室、智慧臥室4大物理空間和全屋空氣、全屋用水等7大全屋方案,整合相關資源構建了食聯網、衣聯網、空氣生態圈等諸多生活場景方案。
尤其是依托順逛、COSMOPlat、U+三大平臺,讓海爾智慧家庭能夠實現成套設計、成套銷售、成套服務,提供一站式解決的“交鑰匙”方案。
圍繞“智慧家庭解決方案”催生了系列生態化布局和商業化學反應,讓海爾成為智能家居發展里程碑中的獨特力量。更為重要的是,在市場這一最大的檢驗標準下,海爾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截止目前,海爾智慧家庭已經布局1000多個城市的3萬多家門店,成套用戶已突破500萬戶,近百萬的大單銷售成為常態。

有報告預測稱,到2022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1550億美元。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的成熟,未來智能家居的邊界會擴大、生態也會擴容。這將是一場“群雄逐鹿、貼身肉搏”的戰爭,不管哪一種發展路徑都會經受市場考驗。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第一個五年中,海爾憑借“智慧家庭解決方案”的率先落地率先拔得頭籌。在此戰略和模式奔跑下的海爾,下一個五年,十年,仍然最值得市場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