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IFA展會是與美國CES比肩的世界兩大科技類產品展會之一,在這種頂級展覽中,我們能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家電品牌和他們推出的新產品。但相比較于思維比較開放的美國和黑科技滿滿的美國CES,嚴肅守舊的德國人和德國IFA展會則顯得更加樸實和實用,而且因為歐洲人相對比較保守的特點,在IFA展會上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歐洲和德國的家電品牌,除此之外也只有索尼、LG、三星這類日韓品牌能夠略微在展會規模上與歐洲品牌相提并論。
但從幾年前開始,我們已經能夠在IFA展會中看到中國家電企業的身影,尤其是今年,眾多中國家電品牌齊聚IFA展會現場,并且將自己的產品銷路擴展到歐洲市場。一方面說明中國家電品牌在經過近些年的高速發展已經取得了一部分較好成就,至少能夠在產品的功能和生產方面與老牌家電產品分庭抗禮。
但我們在這次展會的報道中,能夠明顯感受到歐洲消費者,尤其是德國消費者,對于產品品牌的關注,他們并不非常在意產品的性價比問題,而是更加關注產品本身的設計、功能、質量和品牌價值。在他們看來,產品的品牌能夠告訴他們很多信息,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產品本身的特點,都能了解個大概,但對于新出現的品牌,當然其中也包括近些年才登陸歐洲市場的中國家電產品,他們則不怎么關心。歐洲的消費者會對之前沒有接觸過的產品充滿各種懷疑和不信任。
筆者在得到這個結論的時候很是不服氣,中國家電在經過近些年的高速發展,早已不再是當年需要山寨和低價去競爭低端市場才能在國外茍延殘喘的低端品牌,現在中國家電品牌,無論在設計還是生產制造能力上都已經成為世界上非常著名的家電企業。造成中國家電在歐洲不被重視的,只能是歐洲人守舊思想和享樂主義精神作祟,對于本土品牌的保護和盲目崇拜。但隨著之后幾天的掃館逛展,筆者更加詳細的接觸到那些被死板的德國人所喜愛的家電品牌產品時,才發現原來中國家電產品想真正在歐洲有較好的銷路,還有好幾步要穩穩邁過。
中國家電在近些年確實已經在性能和智能化方面有了非常大的突破,在技術方面甚至已經超過了不少歐洲老牌家電企業。但從實際的產品方面來說,還是有非常多的細節方面做得不到位,而這些細節方面的不足會嚴重拉低產品的質量,讓看慣了歐洲家電設計的消費者瞬間失去對中國家電產品的興趣。
舉個例子來說,冰箱有時候會儲存一些體積較大或比較高的食材,而冰箱內部的隔板可能會影響存放。但真的需要我們調整隔板位置又很麻煩,需要把隔板上的所有東西都拿下來,再調整隔板的位置,非常不方便。筆者在國外的多款產品上都看到了能夠快速折疊的隔板結構,不需要將整個隔板完全拆除,就能騰出地方放那些大體積的食材。而這一設計,筆者在本次IFA展會的中國家電產品上并沒有看到。
隔板的快速折疊并不是很難的技術,也不會增加很多成本,卻能很好的提升用戶的實際體驗感受。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而中國品牌無疑在這些細節問題上確實還有很多路要走。
伴隨著科技和經濟的發展,大部分國家地區的人已經滿足了最基本生存要求,所以他們會更加關注生活質量,在選購家電產品時也是一樣,消費者會更加關心產品的實際體驗,畢竟目前絕大多數的家電產品都能夠滿足我們的使用需求,能夠形成差異化的就是產品的使用體驗。還是以冰箱為例,歐洲人居室布局相對比較緊湊,他們習慣讓居室內部整潔,尤其在近幾年開始流行的一體化裝飾風格影響下,很多歐洲消費者習慣將家電全部嵌入櫥柜,最好在外觀上完全能夠融入 家裝 環境才好。
所以,我們在IFA展會上看到非常多的嵌入式家電產品,大多數歐洲家電品牌都有完全嵌入式冰箱,在冰箱的門外裝有一體式櫥柜門,能夠讓冰箱完全與櫥柜融合。但我們很難在中國家電品牌的產品中找到類似設計,即使有,型號和產品可選范圍也比較少。
即使產品的功能設計再好,沒有更多關注用戶的生活習慣和使用場景,也很難讓消費者主動去選擇這些產品。
功能體驗對于產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生活中使用頻率極高的家電產品,使用過程中的一點不便捷或者使用非常方便的地方,都會讓消費者對其產生非常極端的影響。
我們用近兩年關注度非常高的冰箱智能化功能進行舉例,說起冰箱智能化,各位想到了什么?遠程操控、在線菜譜、在線購物,說真的,這些功能聽起來很好,但是您自從買回來冰箱之后,您用過幾次?這些就是目前絕大多數智能冰箱的功能。
反觀歐洲消費者比較滿意的智能冰箱,在本次的IFA展會上,筆者看到了能用聲音控制開門的冰箱,能用體感控制開門的冰箱,能在開門后將內部儲存空間向外自動移動的冰箱,這些冰箱相對于中國品牌在智能冰箱上一直過分專注的人工AI和智能系統,顯得更加實用。那么,無疑消費者在選擇家電產品時,也會更加傾向于購買那些擁有真正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痛點的產品。
中國家電品牌盡管在市場和產品認知上,都走進了歐洲,但在產品的整體設計和細節方面還需要更仔細的設計和改進,只有做出真正符合歐洲人使用習慣的產品,才能讓中國家電品牌真正在歐洲具有競爭力。來源: 中關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