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發展,社會各領域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家電領域為例,家電產品已經不再是過去十年前的家庭奢侈品了。大多數家庭的家用電器也不再是以“電視、冰箱、洗衣機”為代表的標三件了,現在的家電市場已經形成了各品牌并存,多品類產品全面發展的新格局。例如,類似洗碗機、榨汁機、空氣凈化器為代表的新興家電產品也正在逐漸走進越來越多家庭。
以家電中的“舶來品”洗碗機為例,根據第三方調查機構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洗碗機市場零售額19.8億元,同比增長104%。而在今年6.18期間,洗碗機銷量更是同比增長352%。洗碗機銷量的增長反映了消費市場對于“舶來品”的接受程度在不斷提升,消費者對于新品類家電的接受同時也折射出家電市場產品的更迭速度也在不斷加快。
產品更迭在為家電市場注入活力的同時,亦為家電市場帶來了一個難題——家電的回收問題。以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狀況來看,中產階級隊伍在不斷擴大,隨著而來的就是居民消費理念的轉變。消費者對家電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購買力的提升加劇了消費者更換家電的頻率。因此,家電領域需要面對的家電回收問題也亟需解決。
據家電網了解,目前我國平均每年要報廢的家電總量在2000萬臺以上,然而在家電回收方面的工作卻依然無法與其他國家相比較。目前主要的回收方式依舊是以第三方回收為主,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以舊翻新之后高價賣出欺騙消費者的行為。與韓國和日本相比,我國的廢舊家電通過正規渠道回收的數量則相對較少。
早在2001年,日本就通過并實施了《家電回收利用法》,其中明確規定了對電視機、冰箱等廢舊家電的回收利用。在2009年頒布的《家電回收利用法和其他回收利用活動》中,液晶電視、等離子電視和衣物烘干機這三類產品也被納入管轄范圍之中。
專業人士向家電網編輯透露,對廢舊家電實行立法管理是發展課循環經濟的重要舉措,由于產品本身的特殊性,即使是處于一種廢棄狀態,這些廢舊家電依然是不可丟失的“寶貝”。專業的家電生產企業在回收了廢舊家電之后一般會通過專業的技術對家電產品進行拆解、粉碎、提煉等方式可獲取能夠再次用于生產甚至出售的材料。根據松下環保技術中心的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大約可以從一臺冰箱中可拆解出50%的鋼和40%的塑料、一臺空調拆解出55%的鋼、17%的銅、11%的塑料和7%的鋁。這些經過專業分解的材料在家電產品的再生產過程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不僅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夠促進家電業實現綠色發展。
隨著家電回收量的增加,像日本韓國目前已經要求家電廠商在生產家電的過程中要使用一定比例的可回收材料。例如,日本的相關法規規定,一臺電視機在設計時就要保證其整體重量50%以上的材料必須是日后可回收利用的。而對冰箱、洗衣機和空調要求比例更高,可回收利用率分別要達到60%至70%。
有專家分析,消費者對于通過回收材料制成的新產品的接受度是整個回收環節最重要的一個節點。當消費者將購買可再生材質的家電產品作為一種約定俗稱的消費行為之后,家電領域的變廢為寶才能真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