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中國家電市場上,松下正面臨著“劣幣驅逐良幣”的商業尷尬。一方面,說明中國市場上大量造假者的膽子越來大;另一方面,說明松下龐大而臃腫的組織體系,竟然對這種局面無法應對和解決。
寧言||撰稿
真是沒有想到,松下在中國家電市場現在淪落到這種地步,自家的正品銷量沒有多少,但是被大量的假冒傍品牌企業和產品包圍,完全是劣幣驅逐良性的節奏。連我們這些正式授權的經銷商都著急,卻只能眼睜睜看著那些大量的假冒品牌和專營店一家家開起來,而且因為價格便宜賣的很不錯。松下自身卻“束手無策”,完全沒有應對的良策。
近日,有多位自稱松下家電經銷商聯系家電圈,公開呼吁希望可以關注中國市場上大量對松下品牌和家電產品進行“假冒傍名牌”的違法行為,千萬不能讓“劣幣淘汰打壓良幣”情況繼續上演。
上述商家公開舉報,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包括Pascmio、Partsoinc、Paonansi、Pasncnoeic、Pansamio、Panhutian、Paisunosc、Pamosautc、Paonoca等英文商標,以及松下中國、惠州松下樂聲電器、中國松下電器有限公司、中國松下、天津松下科技、滁州松下電子等公司,生產的空調、冰箱、洗衣機,以及廚電、凈水產品,均與日本松下沒有任何關系,也不是日本松下在中國的子公司,或控股公司。屬于當前國家重點打擊的“假冒傍名牌”行為。
其實,松下的英文商標為Panasonic,目前在中國消費市場上,涉及松下家用空調、中央空調、冰箱、洗衣機,以及廚房小家電、生活小家電、個人護理小家電等。并沒有投資其它的中國企業和注冊上述“五花八門”的英文商標,卻被這些商標在市場上快速包圍,拖累其整體的市場出貨量。
除了松下,近年來包括三洋、東芝,以及三星、夏普,甚至是海爾、方太、老板等知名家電企業和品牌,均在市場上不斷遭遇“假冒傍名牌”的情況。但是像松下這樣被大量“假冒傍名牌”企業包圍的情況,卻不多見。上述商家透露,“在松下正式授權的家電專營店旁邊,就開著這些傍名牌的企業專營店,而且他們向消費者公開宣稱,這是松下,價格卻便宜一半左右,銷量竟然賣的比正品還要好。但是,作為經銷商都根本沒有辦法解決”。
顯然,之所以松下會在中國家電市場遭遇如此多的“山寨傍名牌”企業騷擾,一方面得益于松下的日本品牌,在中國口碑不錯,用戶信任度高;另一方面則是近年來松下的B2B轉型,導致其在中國家電市場下滑,最終給大量的商業投機者以空間。也就是典型的,松下家電自己不強,自然就面臨大量傍名牌、抄襲者的沖擊,從而導致市場上“假冒松下的家電銷量,已經遠遠高過正品松下家電”。
客觀來看,松下的產品質量和口碑在中國市場上一直處在一線陣營,而且松下在白電和小家電上的功能創新也很有競爭力。但是,近年來受制于自身的臃腫而龐大的組織架構,以及反應相當緩慢的市場競爭力和組織戰斗力,導致整個松下在家電消費市場上陷入一輪“溫水煮青蛙”的慢慢下跌通道中。
雖然今年初,松下決定率先整合在中國家電業務,解決過去空調、冰箱、洗衣機、小家電等業務各自為戰局面,但是這種整合于日本在華企業層面,可以說是想法很好,難度很大。畢竟這要打破大量原有組織體系和人員的利益,而松下的決策權又牢牢集中在總部體系。
面對松下在中國家電消費市場的遭遇,家電圈一方面要呼吁國家相關部門,加大對中國市場上假冒、傍名牌行為的打擊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畢竟這種行為與當前國家倡導的家電等消費品的“品質革命”不相吻合,直接應該被列出黑名單,采取重罰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也希望松下中國的經營團隊可以盡快重整體系,加快內部的組織變革和外部創新,提升在一線市場的競爭力和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