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灼屏風險卷土重來 彩電廠商不求變或出局
隨著彩電業汰舊換優等消費升級政策的推廣,有關電視機使用年限的討論再一次回歸消費者視野。雖然我國中產階層崛起促進了電視等電子消費產品更新換代的頻率,但作為傳統的“三大件”之一,電視并沒有像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一樣成為“快消品”,仍有著6-7年的使用預期。然而,除了技術更迭促進的自主換新之外,“灼屏”問題被認為是影響電視使用周期長短的最大攔路虎。
灼屏有先例
灼屏也稱“燒屏”,不是指電視屏幕被燒壞,而是指由于屏幕長期工作在高亮度下,長時間播放單一畫面時,造成的畫面殘影問題,非常影響觀看體驗。例如,在長時間觀看一個頻道(如“CCTV-1”),那么CCTV-1這個臺標就會停留在電視屏幕的左上角,造成永久的印跡,會對觀看其他節目造成一定困擾。
在10年前液晶與等離子電視顯示技術方向之爭時,等離子“含恨離場”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燒屏。從顯示原理來看,等離子燒屏的本質是等離子的磷光體長時間受不同量紫外線照射后造成的發光狀態不一致現象。而等離子電視廠商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這一問題。
隨著液晶接棒CRT,灼屏問題在顯示源頭就被解決,因此“灼屏”一詞在近幾年逐漸被淡忘,不再成為消費者選購電視的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不過近年OLED電視的出現又將灼屏問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又現生死劫
當下彩電業最火的話題就是QLED與OLED之爭,因為又走到了顯示技術的分岔路口。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除了兩大電視顯示技術之爭外,灼屏問題又一次被提出,成為彩電商的又一次“生死劫”。
由于OLED電視采用混合有機材料制成,會隨著觀看時間的遷移出現有機材料降解的問題,且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就變成了通常所說的“燒屏”。不少OLED電視直接在說明書上提示“如果同一圖像反復顯示或顯示較長時間,可能會發生圖像殘留。”“OLED電視機因所用材料的特性而容易發生圖像殘留(燒灼)”,以規避有關灼屏的保修問題。
QLED率先破局
有業內人士表示,大部分OLED電視對于OLED“燒屏”這一問題持回避的態度,但這樣的做法或將帶來不小的潛在風險。一旦問題大面積爆發,顯示技術的進步成果將會一夜之間被推翻,甚至如同多年前的等離子一樣危及廠商存亡。
近年,三星電視率先變革,斥巨資研發新型QLED量子點顯示技術,破除“燒屏”困局。該技術采用無機材質的量子點材料,從材料上避免了出現畫質衰減的問題,畫面顯示更穩定,可以長久使用。更為重要的是,三星電視QLED技術能夠對100%顯色體積進行還原,畫面呈現效果比OLED更優秀。
據記者了解,為徹底消除消費者購機時的顧慮,近期三星推出了“10年灼屏保修服務”:凡在2017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購買三星QLED光質量子點電視即可免費享受10年灼屏保修,更有保障、更安全。
從多年前的等離子與液晶之爭的結果可以看出,彩電業摒棄具有燒屏風險的顯示技術已成必然之選。求變者生,固守者亡,燒屏問題或將再次成為考驗彩電廠商技術積累、服務理念以及未來選擇的一個“生死劫”。(陳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