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記者 宋向樂)“感謝法官處處為我們著想,這錢已經拖了三年多了,本來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打官司,沒想到不僅給我們開通了‘綠色通道’、主動釋法答疑,還在這桑拿天里頂著烈日來回奔波,克服了不少困難,最終讓這錢又回到了我們手里,在此表示十分感謝。”2017年7月10日,鄭州市惠濟區人民法院成功化解這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被告河南某公司當場向原告支付了全部15萬余元工程款,原告某部隊隨后提出了撤訴申請,法官當即裁定準予。
2012年,原告某部隊與被告河南某公司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由被告公司承建原告的辦公樓裝修工程。隨后,被告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如期進行了施工。
但就在2014年工程完工后結算工程款時,雙方發生了糾紛。經原告某部隊核算,因被告河南某公司對工程款會計項目計算錯誤,致使其超額支付了35萬余元工程款。經原告某部隊多次討要,被告河南某公司支付了20萬元,隨后便表示不再繼續履行。盡管原告某部隊多次作出了解釋說明,被告河南某公司卻表示其不存在計算失誤,不應當繼續退還工程款。
多次討要無果后,2017年6月20日,原告某部隊將河南某公司告到了惠濟法院,請求判令被告返還超額支付的工程款并支付利息。
受理此案后,惠濟法院立即啟動涉軍維權綠色通道,為原告某部隊快速化解糾紛。經過對案情的認真研究分析,主審此案的陳法官認為,本案雙方爭議焦點在于原告方是否多繳工程款的認定。于是,她首先邀請專業人士對本案資金往來賬目進行了核算,確認原告方計算無誤后,開始對原被告雙方進行耐心細致的溝通,積極引導雙方當事人換位思考,促進糾紛妥善化解。
“工程款的賬目已經交由專業人士核算了,原告方的計算方式并沒有差錯,為啥你們拖了三年多還不還呢?”
“我們既沒有搶,也沒有借,多付錢是他們的事,我們沒責任。再說我們賬面上也暫時沒有那么多錢,等等再說。”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們是原告,遇到別人躲賬三年,你們會怎么辦?躲可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啊……”
高溫天里,陳法官多次前往被告公司,對其法定代表人擺事實、講道理、明利害。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該法定代表人的態度從最初的抵觸逐步轉變為理解與配合,并表示愿意將工程款全額退還并當庭交付,原告某部隊也遞交了撤訴申請。至此,這起涉軍案件歷經22天得以快速審結,有效維護了國防利益和軍隊權益。惠濟法院法官依法公正高效的涉軍維權審判工作也得到了雙方當事人及部隊領導的一致好評。(線索提供:魯維佳 黨曉)